〔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跟一般熟知的年曆、農民曆不同,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開發的「歲時原曆」,呈現台灣各原住民族的重要祭儀與工藝,並結合日曆本樣式,讓使用者可以寫下自己的歲月記憶。
「歲時原曆」為台南生活美學館結合阿里山鄒族來吉部落、西拉雅族台南市左鎮左中社區、高雄市桃源區布農族建山部落、魯凱族茂林部落、排灣族大社部落及在莫拉克風災中重生的大愛縫紉工坊等各族群創作而成,依月份註記各族群重要的祭儀。
例如八月為嬰兒佩掛之月,卡那卡那富族有米貢祭、魯凱族有小米祭、排灣族收穫祭、西拉雅族群東山吉貝耍開鬼門。
書衣有原民部落工藝
書衣可以看見原住民部落精湛的工藝,包括平埔族群的月桃編織、鄒族的手作、排灣族的皮革雕刻、魯凱族的琉璃線墜等,內文也有相關工藝的介紹,還有空白筆記頁可供使用者書寫紀錄或心情。
配合「歲時原曆」發表,台南生活美學館昨起也舉辦原住民族「技藝.記憶」聯展至十月廿六日,展示西拉雅族與大武壠族群的十字繡及月桃編織作品、鄒族的山豬木雕工藝與樂野部落的手創皮革畫作、魯凱茂林部落的琉璃藝術創作、北排灣大社部落的皮件雕刻、南排灣高士部落金工品等。
-
書衣結合多個原住民族群的工藝,相當具有特色。 (記者劉婉君攝)
-
「歲時原曆」內文註記每個月的原住民族群重要祭儀,以及各部落的工藝介紹。(記者劉婉君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