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養將竹子鑿孔後,一枝枝拼接成型。(記者潘自強攝)
[記者許麗娟/台南報導]鋼筋水泥樓房普及的現代,很難想像過往貧困時老百姓以竹子為材,建構竹籠造厝的過往,如今,老師傅隨著時代逐漸凋零,是文化部認證通過的竹籠厝傳統匠師李養,為保存傳統工法,費心打造模型,只為了給後人留下珍貴的建築史頁。
75歲的李養,國小畢業後,即跟著父親李布及兄長學做竹籠厝,1910~1950年代,竹籠厝是台灣西南沿海常見的民居建築,亦有「竹管仔厝」、「竹篙厝」等不同稱法,當時台江一帶近8成的竹籠厝多是李家工班興建,李養說:「竹籠厝的工法是以竹柱鑿孔互穿、拼攏成屋,以竹片編織成牆,最後再就地取材,以稻草、粗糠、白灰,甚至牛糞、蚵殼等塗抹成牆,不用一根鐵釘,居住起來遮風避雨、冬暖夏涼。」
竹籠厝使用的竹子又以具韌性、不易斷裂的刺竹為佳,尤其生長7年以上、每年9月後水氣較少時採收的更好,但因每根竹子彎曲不定,有錢一點的會花功夫將竹子燒直,沒錢的人就只好直接取用,這時就考驗師傅的功力,才能使鑿孔精準,讓每根不同曲度的竹子可順利拼接成屋,而建造方位,更需由德行備具的匠師,依據羅盤、屋主生辰八字、當年流年及八卦等定出,可見每位匠師之難得。
傳統竹籠厝多以1層樓為主,若以1廳2房來看,5位師傅約1天即可完成主要結構的粗胚,也因為當時的人生活困苦,存一輩子的錢,才能起一間竹籠厝,在1939年曾文溪未蓋堤防前,這條被稱為「青瞑蛇」的溪流與鹽水溪常在交會處四處流竄改道、沖毀村莊,當年為順水域生活、避水患居住,每逢溪水泛濫,常得「扛厝走溪流」,抬起竹籠厝「舉家」搬遷到高處躲避水患。
2008年時,李養有感於再造竹籠厝已不易,開始構思建造縮小版的竹籠厝模型,雖無法住人,但工法全依傳統搭建,甚至連衣櫃、竹床等家具也不例外,每扇門窗皆可開啟,細膩而精湛的工藝令人嘆為觀止,也獲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多次邀請在館內展出。
李養現已是其家族唯一僅存的傳人,但老匠師說,現在當做興趣慢慢打造一座座的竹籠厝模型,讓百年工藝得以流傳、為後人所知。
-
為使鑿孔精準,李養先用墨斗在竹子測量準線。(記者許麗娟攝)
-
李養不僅製作竹籠厝,閒暇之餘也跟兒子合力製作農村的人物和農具模型。(記者潘自強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