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文瑜/台南報導〕新市區致力振興白蓮霧產業,先是遭遇蟲害與採收困難等各種挑戰,後雖一度乍現發展榮景,但近年南科帶來大量人口移入,房產熱絡,在砍樹蓋屋的威脅下,讓白蓮霧產業再受考驗。
白色蓮霧在台灣存在百年以上的老樹不常見,新市區為全台目前白蓮霧樹最多、產量最高的地方,成了白蓮霧的故鄉。
事實上,地方對白蓮霧情感深厚,在地白蓮霧消失近廿年後,於十三年前新市公所鼓勵種植,燃起恢復新市白蓮霧榮景的希望,只是,照顧白蓮霧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收成卻有限,加上地方市鎮發展,房地產引進錢潮,相較經濟效益低,讓白蓮霧未來發展受到挑戰。
一年只一收 產季短易落果
六十五歲農民鄭明堂憶起小時候新市白蓮霧盛產的榮景,他說「下課就到樹下撿白蓮霧去賣。」當時送禮去台北,一個人就叫三、四百斤白蓮霧。但隨著病蟲害增加,易落果的白蓮霧更難收成,加上果樹長到三、四層樓高,根本無法採收,於是白蓮霧悄悄消失。
直到二○○四年,前新市鄉長鄭枝南提出搶救白蓮霧十年計畫,最後搶救八十八棵百年老蓮霧樹,年紀最大二百五十歲,最年輕也有一百廿五歲,且年年舉辦新市白蓮霧節。
甫卸任的新市區長邱保華表示,從荷蘭時期就開始種植老蓮霧,在公所推動下,目前新市有十二位農民種植,但一年只收成一次,產季又短,加上容易落果不易照顧,目前種植總面積四到五公頃,約有二百棵老樹新栽的白蓮霧,今年估計產量一萬五千多斤。
憶當年榮景 老農:現在是種感情的
「種白蓮霧實在是種感情的啦!」鄭明堂說,投入十幾萬元種植,從三月底開花到收成四個月期間,四十四棵樹要投入六個人力疏果、包裝,即使一斤漲到四、五百元,也才回收五萬元,真的不符合經濟效益,但是這個新市品種沒有保留下來,真的很可惜。
近年南科帶來大量人口移入,在地人看準租屋錢潮,開始蓋屋出租,將許多百年蓮霧老樹砍掉或移植,兩年來百年老樹從原本八十八棵減少到四十五棵。
如今,新市公所只要聽到有人要蓋屋,就要進行救樹大作戰,與專家合作進行移植,一棵樹要花半年時間,農業技術及經濟效益都是大挑戰。
-
每年6到7月是白蓮霧的產期。(記者黃文瑜攝)
-
種白蓮霧不符合經濟效益,但是新市品種沒有保留下來,真的很可惜,果農說現在是種感情的。(記者黃文瑜攝)
-
白蓮霧容易落果,照顧不易,年紀大的果農都有「下課就到樹下撿白蓮霧去賣的記憶」。(記者黃文瑜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