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公園老樹新栽 民家也移來
〔記者黃文瑜/台南報導〕「白蓮霧要當農特產實在不夠賣」,前新市區長邱保華認為,應重新定位新市白蓮霧為文化而非農作物,除持續舉辦白蓮霧節,設計白蓮霧文創產品,設立白蓮霧生態公園,將老樹新栽,目前公園內有五十棵白蓮霧小果樹,還有從民家移來的百年老樹,希望讓白蓮霧文化繼續流傳在新市。
改良品種 顏色變還少了新市味
有農民為了增加產量,將原本繁瑣的套袋改為網式栽培,防止果蠅、減少落果,也有人接枝改良品種,但結果都不如預期,包括口感改變,少了「新市種」的口感與清香,有的連顏色都變了,失去白蓮霧的特色。
高雄農改場果樹研究室助理研究員陳思如表示,一般消費者在視覺上偏好紅蓮霧,在市場上白蓮霧就處於劣勢,當然就少有人願意將白蓮霧做品種改良。
陳思如指出,所有的蓮霧都不好種植,而除了台南新市,全台沒有大量種植白蓮霧的地方,最多是自家種一、兩棵觀賞或是當作觀光用途,台東、花蓮、屏東賣白蓮霧多是噱頭,非食用為主。
陳思如說,新市白蓮霧能在沒有市場的狀況下大量種植,完全是在地人的情感,「新市白蓮霧已經從農作物昇華成文化了」。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