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李崑生日前捕獲一隻重達3斤11兩超級大沙公。(資料照,記者蔡文居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本報日前報導一名在台南安南區四草湖的漁民,本月6日捕獲一隻超級大沙公,重達3斤11兩,非常罕見,也許是捕抓過程受傷或是其他因素,隔日(7日)這隻超級大沙公的雙螯自行掉落死亡,漁民感到非常惋惜,決定把它遺體放回大海,並未吃掉牠。
大沙公出現引發網友熱議
這隻超級大沙公出現後,引發網友熱議,有名網友在《PTT》上回應,有人質疑「好噁心,人家活40年放過老人家好嗎」,他說,在去年9月自家有抓到最大隻的2斤14兩大沙公,根據他賣過的大型沙公,推估出小沙公長到3、4斤左右的大沙公,只需要2、3年的時間。
另外,還有網友懷疑「鹹水蟹跑去淡水口幹嘛」,他解釋,因為連日大雨過後,上游的嘉南大排河水暴漲,沖淡了下游的四草湖,讓四草湖海水在短時間內鹹度變淡,讓原本生長在潮間帶出海口的大沙公無法適應開始遷徙逃命。
大沙公蟹螯肉質吃起來勝龍蝦
有人質疑「這麼大隻好吃嗎?」他說,螃蟹只要夠硬就好吃,大沙公好吃的部位是那對「雙螯」,因為每天都用這對螯狩獵加爭地盤,運動最頻繁,所以大沙公蟹螯的肉質吃起來大勝龍蝦肉。
提出「生態永續」捕撈法被推爆
他還提出「生態永續」的捕撈的方法,現在採取「抓硬放軟」的捕蟹標準,比起市面上進口養殖7、8分硬的螃蟹標準還要高,與「抓大放小」的捕蟹標準還要嚴苛。「有時候一天抓到20隻螃蟹,只留下1、2隻夠硬的螃蟹,其它的不管大小,全部放回海裡,抓到開花(抱卵)的母蟹一定也是放生。」包括抓到超級大沙公的漁民,目前許多漁民都在按照這方法執行,所以今年大型沙公出現的數量也比前幾年還要多。
母蟹產卵後會將受精卵黏在腹部附肢邊緣的細毛上,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孵化,這種現象就叫做「抱卵」,俗稱「開花」。
網友紛紛讚爆這位漁民的行為,「推生態永續」、「永續的作法才能維持」、「大推永續資源的觀念」、「支持!真的不錯!」、「吃老的就好 小的就給他繁殖了」、「有保育觀念推」、「謝謝你的示範」、「愛護生態的好漁夫」、「永續螃蟹王」。
網友紛紛讚爆這位漁民的行為。(圖擷取自《PTT》)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