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國辰因協助在地農民代烘果乾,快速累積經驗。(記者黃文瑜攝)
〔記者黃文瑜/台南報導〕近年台南作果乾的行業漸漸興起,許多社區及農會都會將在地水果做成果乾,對於延長水果壽命穩定水果市場的價格有很大助益,楠西一對7、8年級姊弟郭家佑與郭國辰4年前開始投入,一天得花18小時在悶熱的鐵皮屋內作業,工時長又辛苦,但為了幫助在地農民他們樂在其中,除了收購當地芒果,也開發各種新果乾打入市場,保留水果好滋味,將台南水果推往台灣中北部。
擁有碩士學歷的郭國辰說,從很小的時候阿公就專做芒果乾批發,但芒果產季每年只有6月到9月,大學時每逢暑假就是芒果乾工廠最需人力的時候,因此都到姑姑家協助製做芒果乾,竟然做出興趣,畢業後就決定留在家鄉,開果乾工廠,雖然工時長、工作辛苦,因製果乾要不斷翻面、評估水份是否收乾,全都要靠人工,因此需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但他立志要協助在地的農民,推廣台南的水果。
工廠也幫在地農民代烘果乾,不過每個人「手路」不同,有的人糖加得多,有的人加得少,削法不同,烘的時間也不同,讓郭國辰累積很多經驗,一開始做果乾都要一塊一塊摸,現在只要目測就能知道是否完成,除了在夏天做芒果乾外,冬天就開始製作善化的草莓果乾、接著是楠西的楊桃乾、芭樂乾、情人果、關廟鳳梨乾,等芒果產季後,就開始做檸檬乾。
「我們上半年做果乾,下半年擺市集。」郭家佑說,台南人很容易能吃到新鮮水果,因此果乾在台南的銷路不是最好的,加上傳統蜜餞名店已有響亮名號,難以打入市場,果乾反而很受中北部民眾的喜愛,果乾市場很有潛力,但是做果乾實在很辛苦,加上水果產地人口外移,所以年輕人力也很少,忙的時候也很缺工。
-
7、8年級姊弟不怕苦,日烘果乾18小時,推台南水果。(記者黃文瑜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