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靈濟殿孤棚祭」105年9月由台南市政府公告登錄為市定民俗,為表彰安平靈濟殿傳承民俗之貢獻,市長賴清德頒發市定民俗證書。(圖/市府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安平靈濟殿孤棚祭」為安平區農曆7月普渡時節之民俗活動,105年9月由台南市政府公告登錄為市定民俗,保存團體為安平靈濟殿,為表彰安平靈濟殿傳承民俗之貢獻,台南市長賴清德頒發市定民俗證書,地方信徒及居民觀禮者眾,場面熱鬧隆重。
賴清德市長表示,安平靈濟殿孤棚祭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活動,由歷任主委、委員及善男姓女相傳幾百年無中斷,具有歷史性、文化性、代表性及特殊性,每年農曆7月9日由靈濟殿搭設孤棚及30支嵩串、四面掛上豬隻以普渡孤魂,此民俗起源於安平港過去的歷史典故,為流傳已久的宗教活動,因此文化局將其列為台南市的無形文化資產,將此民俗活動的地位提升,登載記錄為歷史,永遠流傳下去。
賴清德感念安平靈濟殿前主委何世忠,一生事業有成、熱心公益,不僅重視安平的發展,也成立安平文教基金會,深深感受到他對地方的熱情與貢獻,及對年輕人的疼惜關愛,今日宣布這項喜訊也是告慰他在天之靈。
安平港仔尾社靈濟殿每年固定於農曆7月9日舉行普渡,運河旁搭設孤棚為其最大特色。相傳為清代港仔尾人陳柱誤殺人而入獄,當地人四處奔走終為其開脫殺人罪,港仔尾人歸功於神明保佑,為酬謝眾神及老大公伯、渡化亡者陰魂,每年此時特搭起高大孤棚,讓遠處孤魂看見前來接受供養普渡。
文資處表示,孤棚上立篙串形式普施孤魂,與運河連結之迎請水魂習俗,反映出風俗信仰的形成與在地生活息息相關,而靈濟殿也是全國唯一以孤棚為祭的7月普渡習俗,深具在地特色。其民俗信仰起源於一段祈求救贖與感恩天地的動人故事,具有歷史感與戲劇張力,再加上「孤棚祭」元素豐富,篙串、豬隻、布橋等充滿信仰語言,具工藝之美與信仰文化意涵,整體儀式完整連貫,由港仔尾社住民共同參與,凝聚角頭向心力,更完整體現出該民俗的典範作用,因而獲去年文資大會審議通過登錄為市定民俗。
文資處進一步指出,安平靈濟殿多年來對於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相當用心,與安平區公所合作舉辦「綁篙串」體驗推廣活動,並出版孤棚祭繪本,截至目前為止,全台南市計有33處市定民俗。
報導來源:ETNEWS新聞雲【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