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 #屏東 #自由時報
2019-05-17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每年農曆六至十月的屏東墾丁陸蟹繁殖高峰,墾管處及公路總局近年在學者建議下採用帆布「陸蟹長城」,引導陸蟹由涵道通過,卻發現陸蟹不如想像中受控制,常來不及到海邊就急產,今年暫時回歸人力護蟹,並研究封路時段增減,以保護陸蟹媽媽。
清大教授曾晴賢前年在恆春半島港口村及香蕉灣路段,規劃數公里帆布「綠色高牆」,引導陸蟹進入廊道(涵洞)過馬路,搭配「繩梯」防路殺(汽機車輾斃),香蕉灣地區毛足圓軸蟹路殺率,曾大幅下降至一.二二%。
不過,根據墾管處保育人員及護蟹志工觀察,發現許多陸蟹被帆布阻隔後,雖然不會隨意越過,陸蟹獨特導航機制無法順利被引導,形成「迷航」狀態,沿著帆布到處遊走,部分進入涵洞的陸蟹媽媽,甚至因為時間因素,被迫抱卵釋幼在溝渠形同死胎。墾管處今年採取大量護蟹志工,用人力協助陸蟹媽媽過馬路。
對於墾管處的決定,曾晴賢感嘆,其實防「路殺」基本保護原則不變,只要細部地方做更細膩的措施,讓生態廊道更暢通就可以了。
「護蟹過馬路」今年仍選在農曆六至九月的月圓日前後,針對香蕉灣、砂島路段護蟹交通管制,保育人士建議適度延長封路時間,墾管處正蒐集各方意見。
帆布搭建的陸蟹長城測試兩年,今年暫時回歸人力護蟹。(記者蔡宗憲翻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