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文嬋/高雄報導〕高雄市農業局協助那瑪夏族人保存傳統文化,舉辦「濕地尋寶大作戰」,在地國小學童等40人體驗山棕編織傳統捉蝦童玩等等,了解「明智利用」精神,不干擾楠梓仙溪濕地,與生態環境共存。
農業局舉辦那瑪夏濕地尋寶大作戰,副局長鄭清福親自主持,邀請民權、民生國小學童,加上從平地上來參加的民眾總計40人,體驗山棕編織的傳統捉蝦童玩,了解楠梓仙溪的明智利用,現場笑聲不斷。
在地店家帶著學員下田,找尋在地原住民常用植物,親自觸摸、觀察原物料,店家則講解傳統生活器具用途,甚至器具廢棄不用了,都可被生物分解,讓自然循環再生。
「昂布樂格」是卡那卡那富族在米貢祭時祈福「分享包」,以月桃葉包裹糯米,在米貢祭時,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餡料依各家族所處的生態環境,自然料理,並在祭典結束時,與不同家族分享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那瑪夏餐桌上常見的假酸漿、山茼蒿、山蘇等等,都來自於與濕地共存的土地,這就是「明智利用」的精隨,學童分享透過這次活動,體認到與濕地環境共存,其實是很生活的事情,也是熱愛環境的實踐。
鄭清福說,在那瑪夏這個大自然教室裡,運用自然的在地元素,無論是栽植、食用或是應用,維繫原民文化與大自然共存,成為溪流濕地明智利用的典範。
-
小朋友開心動手用山棕作捕蝦童玩。(記者陳文嬋攝)
-
學童分組準備下田找尋傳統植物。(記者陳文嬋攝)
-
學童開心討論濕地明智利用。(記者陳文嬋攝)
-
高雄市農業局副局長鄭清福(上右二)向學童講解濕地的意義。(記者陳文嬋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