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自6月18日到8月18日,在大約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奔波於法國巴黎,德國佛萊堡,台灣的台北和嘉義,美國的紐約,洛杉磯和華盛頓,加拿大的多倫多和溫哥華之間,橫跨三大洲五個國家和地區的九個城市,這其中還搬家兩次(從台北到洛杉磯,從洛杉磯到華盛頓),堪稱我個人歷史上的創紀錄的行為。
這樣的行程和遷徙真的很不容易,叫做折騰也不為過,簡直是疲於奔命,也打亂了包括時差在內的很多人生小宇宙的秩序,例如原本固定的直播節目,和其他一些生活習慣等等。人近中年,還這樣折騰,很多人不理解,覺得「你有很好的工作和已經習慣了的環境」,何必這麼辛苦呢?其實,這麼說也並不為過。
老實講,辛苦還算小事情,重要的是隨著改變,我們會失去很多。例如,如今的我,從繁華的台北都市,搬到華盛頓郊區的小鎮,才知道生活方便是多麼重要。從我住的地方開車到華盛頓市區,不堵車也要將近四十分鐘,每天,有大量的時間都耗費在公路上了;當年在台北,下樓就是便利商店,而現在,臨時想起來需要什麼,都要開車出門,有時候為了怕麻煩,乾脆就減少生活需求。再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大家都說東方社會有人情味,西方社會人情淡薄,或許如此吧,但是原因也並不都是文化上的;很重要的一點,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空間上的距離。朋友之間不可能那麼巧,都會住在一個城鎮,因此去朋友家一趟,少說也要半個小時,家庭生活加上工作,現在再加上距離,使得朋友之間的來往自然就會減少,哪裡像是在台北,一個電話,就可以糾集十幾個朋友跑去「阿才的店」?!自然空間寬廣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拉長了。這也是一種無奈吧。變化,確實會讓人失去很多,那些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熟悉的生活方式,熟悉的人生軌跡。不過我倒是覺得,有一句古話叫做「樹挪死,人挪活」。意思就是說,我們的一生中,很多的機會是在變動的過程中出現的。如果我們不願意改變生活和環境,就永遠停留在某一種固定的狀態中,你也很可能會失去很多東西。我們都知道變化會失去很多,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不變化也會失去很多呢?
不變化,我們會失去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叫做「可能性」。還有什麼比你未知但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更令人感到刺激的嗎?人生的無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隨著閱歷的增長,個人的成熟和事業的穩定,你的人生中的「可能性」愈來愈少。「可能性」就是一個人長大以後的童話,美麗但是可遇而不可求。而「可能性」的匱乏,使得我們的生活缺少驚喜,缺少浪花飛濺的激盪,一個人也就慢慢地從心裡開始衰老了。
不變化,我們還會失去「比較」。「比較」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所謂的自我評估,所謂的認知,所謂的價值觀念,以及我們大部分的理性判斷,都是建立在比較的基礎上的,沒有比較,得到的往往只是淺見、偏見和成見。只有經歷一些變化,我們才能跳脫慣性思維的軌道,就像只有離開,我們才能回顧。你不去做一些變化,其實也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目前的狀態是不是最好的狀態,你對很多問題的認識,也很有可能永遠停留在某一個層面上。
「可能性」和「比較」,都是在動態中得到的。變化雖然辛苦,但是也因此而令人滿足。●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