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褐根病樹從開始到結束都全程消毒。(記者黃昭國攝)
〔記者黃昭國/綜合報導〕嘉義大學助理教授詹明勳團隊,為罹患褐根病老樹吊6灌點滴治療,以延續老樹生命,引來批評只是安慰人心而已,無實質醫治效果,網友更直指「有學者圈地,亂治褐根病,大賺其錢」,此事件引發爭議在於吊點滴(打針)對治療褐根病樹有效嗎?
圖為觀察褐根病的的根部患病部位,黑色為深褐色至黑褐色菌絲面。(記者黃昭國攝)
根據一位不願具名的台大植病專家說,為褐根病樹施打點滴不是毫無效果,打針(吊點滴)成效有限而已,他也曾為罹病樹打點滴,但是在確診病情屬於初期的情況下為之,且施打在病根部位。
圖為觀察褐根病的的根部患病部位,黑色為深褐色至黑褐色菌絲面。(記者黃昭國攝)
台大植病專家表示,為避免「醫療糾紛」,他習慣錄影存證,先診斷出病樹是染上何種病,再確診感染成數(病害指數),例如初期、中期或末期,分期類似人類罹患癌症,初期20%以下,切除病根、施以根部點滴或施藥、給養等作為。若是診斷出屬於2或3期、50至60%尚有治好的機會,至於病根感染80%的末期,則病入膏肓、沒救了,善後最重要,不只要移除病樹,連土壤都要消毒與殺菌,附近的樹木都要一併檢查,以免疫情擴散。竹崎鄉200歲楊桃老樹染褐根病,若早已確認屬於末期病樹,點滴當然無效。
褐根病的樹基部位特徵。(記者黃昭國攝)
為何楊桃老樹樹幹施打點滴無效或效果有限?林試所的褐根病專家說,人類身上有血液循環系統,打點滴輸液可經由循環系統至患病部位,樹木植物只有輸導組織,點滴藥劑多往上輸送,極少下送至罹病的根部,成效少之又少。
褐根病的樹基部位特徵。(記者黃昭國攝)
有樹木的癌症之稱的褐根病,醫治過程很像人類癌症,貴在早期發現、治癒機率高,輕忽症狀的發生,最後神仙也沒辦法。
褐根病的樹基部位特徵。(記者黃昭國攝)
如何早期發現樹木罹病,農委會林試所曾公布「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與防治標準作業程序」,讓國人能夠發現與了解褐根病。
診斷褐根病須拍照存證,且須依程序了解感染成數(病害指數)再決定療程。(記者黃昭國攝)
簡易的辨識如下:罹患褐根病樹木會有全株性衰弱的一般症狀,包括全株黃化、萎凋、小葉化,樹冠葉片變的稀疏,最後枯死。褐根病的「特有病徵」部分,表現於莖基部與根部:受害林木莖基部及根部表面常有黃色、深褐色至黑褐色菌絲面,但在根部的菌絲面常與泥沙結合而不明顯。受害林木如出現上述病徵就可初診為罹患褐根病。菌絲面在樹皮表面凹陷處較易形成,一般鮮少生長高於立木離地1公尺以上的樹幹。
罹患樹癌褐根病大小根都要刨除。(記者黃昭國攝)
但常因林木死亡時間太長或環境氣候乾燥或有些樹種,黃褐色菌絲面不易觀察。如未觀察到典型菌絲面,可於莖基部及根部的樹皮剥開,受感染的樹皮內面及木材組織呈不規則黃褐色網紋,此黃褐色網紋亦可視為褐根病的特有病徵。如果仍未觀察到典型菌絲面與黃褐色網紋,可將感染的木材組織(病組織)放置在封口塑膠帶內,保持高相對濕度2-5日,病組織表面可形成黃褐色菌絲面。
樹木褐根病診斷鑑定方法包括「病徵法」、「分離培養法」及「PCR分子診斷法」等3種,只要其中一種方法確認,則可確定為發病區或罹病植物。「病徵法」就是上述透過觀察樹貌與枝幹葉子與根部來研判,分離培養法及PCR分子診斷法則屬專業的鑑定,民眾可以將觀察樹貌所得與疑似病樹的植物或樹木檢體收集後,送給林試所協助診斷,也可透過行政程序由鄉鎮市區公所、縣市政府請求協助。
相關報導 吊點滴救200歲老樹根本唬爛? 詹明勳:接受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