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桃園 #自由時報
2019-05-28
〔記者魏瑾筠/桃園報導〕為提供原住民預防照顧、長者關懷服務,市府設立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健康站,平地原住民市議員王仙蓮昨天在市政總質詢時,對文健站四年來沒有增加、文健站空間與設備不足、部分文健站缺乏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表達關切。
市府允考量請中央設置
市長鄭文燦答詢回應,文健站為中央原住民族委員會的競爭型計畫,須提案且審查過關才能設置,市府會以當地是否有集會所做為文健站設置的優先考量,若無從尋覓適當的集會所,會在教會等處設置新站,目標都會區一區至少設一站,原鄉區則至少一里設置一站;至於文健站空間擺設、裝潢與設備,市府會尊重原住民族幹部的意見,而AED須搭配相關人員的訓練,會請市府原民局與衛生局設置,並舉辦相關訓練活動,讓原住民族幹部熟悉心肺復甦術與AED的使用。
議員不滿4年來僅18站
王仙蓮表示,桃園四年前設立十八站文健站,四年後還是只有十八站,且與花蓮的六十六站、台東的七十七站相比,數量實在少太多,要求市府盡速增加。
她說,市府設置文健站的地點有的在教會、有的在住宅,甚至有的在工寮,有的文健站因空間不足,容納不了辦公設備、簡單的健身器材,根本無法滿足照服員及長者使用需求,且部分文健站未設置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若是老人突然發生休克等狀況,後果不堪設想。
另一方面,王仙蓮也指今年新設的比雅山站、楊梅站及加拉站已經開站好幾個月,但至今仍未揭牌使用,部分設備送達文健站卻未派人裝置的問題,表達不滿。原民局長林日龍表示,這三個文健站六月就會舉辦揭牌儀式,也會請原民會盡速派人安裝相關設備。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