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解方》成效檢視
記者吳欣恬、王涵平/專題報導
為解決農業缺工,農委會去年已推出農業專業技術團、農業耕新團、外役監以及產業專業團,共招募卅七團,增加七萬一千兩百一十七人次的農業人力。今年農委會計畫擴大招募,增加菇蕈業和花卉的專業團,也將在桃園、彰化以及雲林成立機械耕作團,以農機替代人力。
師傅團受訓後 月薪47K
農業專業技術團又稱為農業師傅團,團員須先至改良場受訓十天,去年共招募三百廿五人,三百零七人留團,平均年齡四十二歲,工作二十二天以上,每月平均薪資四萬七千七百四十元。
台中石岡技術團指導員劉建志說,台中當地主要作物包括梨、葡萄、柿子、椪柑等果樹,每個時節有不同人力需求,對調派單位來說滿辛苦。也曾有團員反映,派工地點範圍北到苗栗南至彰化,每戶不能超過三個月,都要自行前往,有的可能只去一、兩天像除草之類的工作,交通是一個大問題。
季節性強 人力調派難
劉建志說,作為派工單位,也怕淡季就沒工作,甚至要到卓蘭、大湖去找工作給團員做。雖然非法外勞好用便宜,九百多元一天,但抓到要被罰十幾萬,請農業師傅每天一千零六十四元。「多數農民反映,農業師傅有幫忙解決缺工問題。」
農業耕新團不須受訓,去年共招募三百一十人,其中兩百八十五人留團,工作二十二天以上每月平均薪資三萬六千零八十五元。桃園新屋農會指出,有團員反映,實際從農很辛苦,不太習慣。
外役監有6團 效率高
去年外役監人力團有桃園、台中、台南、屏東、花蓮以及台東等六個團。台東鹿野農會指導員李珠連表示,團員工作時間自上午八點至下午三點共六小時,團進團出,會有戒護人員陪同。李珠連說,很多農民覺得外役監團工作效率高,農忙旺季時很搶手,但淡季時往往從第一個農場問到最後一個,也要煩惱沒有工作。
另依各農產業特性新增產業專業團,協助引進機械化生產,例如已為東山咖啡業者引進日本製咖啡光選機,提升咖啡農民選別咖啡豆之能力及效率、引進新型蘆筍選別機、改良乘坐式胡麻割捆機等,提升產業競爭力。
-
農委會農業師傅,穿著制服下田展現專業。(資料照)
-
虎尾農會開辦農事服務團徵工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記者廖淑玲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