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台北世大運驚奇連連,選手創下佳績,觀眾出奇捧場,如同外媒觀察,世大運讓台灣的光榮感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怎麼看都是成功的國際型運動會,如果世大運的經驗,未來能夠融入民眾的生活,民眾與競技運動產生連結,台灣的競技運動蓬勃可期,不要讓這股熱潮像大稻埕水門外的煙火,絢爛,卻一閃即逝。
台北世大運參賽隊職員超過1萬人,處理如此龐大的選手和比賽,台灣可是非常有經驗,舉例來說,台灣3大運動會—全國運動會、大專運動會、全中運,規模和世大運不遑多讓,都有萬人之譜,甚至賽程在5天之內就消化完,比起世大運12天的比賽,效率十分驚人,但實際上主辦世大運的困難度,和全運、大運、全中運完全是兩回事,經驗值等於零。
同樣是萬人參與的運動會,最大的差異在台灣運動競技的「工具性」,本質一直沒變,簡單來說,「為比賽而比賽」,比賽不是給觀眾看的,從沒考慮觀眾的交通、座位、視角、飲食、清潔等基本問題,一直以來台灣的競技運動和民眾生活是兩條平行線,這正是世大運原擔心票房不佳的關鍵。
台灣運動競技工具化,也具體在運動場館的興建,例如桃園棒球場蓋在偏僻的地方,可容納萬人,在機捷完成前,原本缺乏大眾運輸系統,卻又無停車場,就是沒考慮到觀眾的參與方便性,台北市世大運使用的比賽場館,也不乏類似的狀況,對觀眾並不友善。
運動場館的興建除了比賽場地的專業性,最重要的是民眾方便參與,以及比賽場館環境是否舒適,民生問題可以輕鬆解決,讓看比賽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畢竟民眾的參與才是競技運動長遠發展的根基。台北世大運的比賽環境,對觀眾整體來看還是很粗糙,但民眾容忍了這一切,用熱忱帶起競技運動的熱潮,就看這把火怎麼燒下去了。
(記者王元鴻)
-
世大運閉幕式,下屆主辦國義大利昨帶來歌劇演出。(記者陳志曲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