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龍潭核研所曾發生6次氫爆。(圖/桃園縣政府提供)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諾貝爾和平獎落ICAN「國際廢除核武運動」,國際上因為北韓的緣故,再把廢核議題推上浪潮。台灣在60年代曾秘密研發核武,但卻鮮為人知的是曾經在民國77年「宏全計畫」龍潭發生6次「氫爆」,核研所事後也承認「氫爆」造成輻射外洩造成污染。
近年,隨著資料解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等多個反核團體指出,龍潭居民「超高的白血病罹患率受害事實擺在眼前」,原因與當地發生6次「氫爆」有關。根據核研所前副研究員賀立維表示,在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從貯存槽拿出燃料棒叛逃美國後,前後至少發生6次氫爆以及廠區失火,嚴重污染廠區周邊的環境以及大漢溪的水源;當時美國封了原子反應爐廠房後,就沒有人去處理後續的問題,導致有核汙染水以及輻射馬路。
▲桃園龍潭核研所內部一隅。(圖/桃園縣政府提供)
對於這樣的說法,核能研究所所長馬殷邦表示,「氫爆」的說法有些誇大,其實只是類似「瓦斯閃燃」而已,他也保證核研所絕不會再有類似氫爆情形;至於輻射馬路挖出的砂石數量不多,主要核金屬為鈷,目前放在地窖內,半衰期約為5年,輻射性弱沒有這麼大的影響。
賀立維則認為,核研所在民國83年公布輻射馬路的核金屬是鈾和釷,但之後卻解釋為金屬為鈷,前前後後一定有人說謊。
關於氫爆事件,擁有美國核工博士學位的賀立維還表示,在核研所官方檔案中沒有相關的記載,以及附近的崁津部落癌症病例是桃園最多,當時為「某種目的」,在全省各地開採大量的釷礦,核研所也沒有直接性的回應。
北韓在9月初成功進行氫彈試爆,隨著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讓國際上更重視到「廢核議題」,也讓台灣被塵封多年的「宏全計畫」被重新審視。由於日前有名嘴揚言台灣有能力在7天內造出核子武器,國防部資深諮詢委員宋兆文還對此表示,核子武器進入開發困難度不高,但是後續作業卻是困難重重,雖然台灣被國際列為有能力製作核武國家,但是製造核武不是說造,馬上就能做出核彈,如果說7天就能造出,「這又是義和團加唐吉訶德的可恥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