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梅英、吳佳蓉/專題報導
廣義的機器人在台灣高科技工廠使用程度相當高,自動化不僅讓生產更有效率,也可減少工殤,更不用煩惱「一例一休」,自動化加上AI,從生產到銷售可以一氣呵成。目前鴻海、群創跑最快,已有好幾座關燈工廠;佳世達則將推出第二代智慧工廠;導光板廠茂林更在每片導光板上印上條碼,透過電腦監測可即時追蹤生產線發生的每個狀況。
資誠:2030年AI對全球GDP貢獻15.7兆美元
資誠(PWC)日前發布「抓住AI商機」報告指出,從導入AI可節省的時間及提高品質的程度綜合評比,健康照護業、汽車業、金融服務業、運輸與物流業及科技、通訊與娛樂業,為最具AI發展潛力的5大產業;預估迄2030年,AI對全球GDP的貢獻將達15.7兆美元,其中9.1兆美元來自消費端。
資誠表示,目前AI已發展4種運作類型,包括自動化智慧、輔助智慧、擴增智慧(如協助人類做出更好決策)以及自主性智慧(不需人類介入可自行做決策)。而AI將是攸關企業生存與成功的關鍵,建議可運用5大策略掌握商機,包括:分析AI對企業有何幫助;決定因應策略的優先順序時,找出須自動化或AI強化的關鍵業務流程;確保人才、企業文化和技術皆到位,建立適切的治理與控制機制;取得公眾信任,維持公開透明;同時企業領導階層須強化數位領導力。
群創成立自動化團隊 轉型關燈工廠
不少台灣企業已陸續投入自動化及AI。2012年,群創在當時董事長段行建帶領下,由群創總處長王敏政成立自動化團隊,推動自動化一條龍垂直整合的創新營運模式,將觸控模組生產搬回台灣,打破「TFT前端製造在台灣、後段組裝在中國」的分工模式,重建台灣面板光電聚落,更藉台灣交通之便整合從南到北供應鏈,2015年6月群創因此獲頒第4屆產業創新獎卓越企業獎。
群創在台灣及中國已有幾座關燈工廠,從NB產品線開始到手機,現在也將導入電視生產,群創三合一後全球員工高達1萬2千人,目前只剩6,000人,減少的是重複性、高危險性的工作;群創為導入自動化,與南科大、高雄第一科大、崑山科大、遠東科大等合作,從2014年開始,培育超過百位自動化專才,2年內創造近萬工作機會,如今積極在AI人力培訓上使力。
因應AI浪潮,群創自動化團隊擴大為智能整合自動化總處,此AI團隊超過百人,將是群創全面導入AI的秘密軍團。
鴻海成立研究院 規劃20萬互聯網機器人
群創大股東鴻海上週也宣布,將成立工業互聯網人工智慧應用研究院,在中國、台灣及美國成立機器人研究院,規劃建立20萬工業互聯網機器人,發展智能模具,投入智能控制器等。
另外,友達明基集團下的佳世達,近來則積極發展智慧工廠解決方案,在龜山廠的示範工廠,吸引不少供應鏈廠商以及傳統業者前來取經。
佳世達發展智慧工廠 2~3年回本
佳世達指出,智慧工廠精髓在於軟硬整合,透過物聯網架構精實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達到提升生產效率30%、節省搬運人力100%、節省倉儲面積30%、設備妥善率至99.5%、節能20%,預計2至3年即可回本,成為「少量多樣」、「高品質高效能」、「交期快」的智慧工廠。
佳世達當初發展智慧工廠,也是為了解決人力需求及減少工殤意外,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如今藉由整套解決方案輸出,成為佳世達代工之外的業務項目。目前佳世達桃園廠區,人員和機器分工作業,減少人力51%、生產管理績效增加74%、生產坪效提升52%。
-
群創推動自動化一條龍垂直整合的創新營運模式,將觸控模組生產搬回台灣,重建台灣面板光電聚落。(記者陳梅英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