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文化部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以審議式民主精神辦理願景工作坊,從去年12月開始辦理第一階段社會討論,至本月8日舉辦了第12場結束後暫告一段落。下一階段將匯集12場意見,召開「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會議,研商可能的轉型方向,期待在底前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草案。
文化部表示,對於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組織功能,分別有人提出民主人權園區、森林公園、藝文特區、民意機構等多元的可能性,參與者也期待轉型後的功能是可回應多種需求、具複合功能的進步方案。多數參與者表示感受到受難者家屬的急迫感,所以建議階段性處理中正紀念堂轉型議題,例如可研議威權象徵的處理,再進行組織法的修法,之後再考量堂體的重新設計等。
文化部表示,願景工作坊已辦理完成全國北、中、南、東共12場,在較為早期的場次,參與者多探討轉型正義的概念及表達各自立場,中後期場次逐漸聚焦中正紀念堂內外空間的可親性、公共性及去威權化等,並強調關照不同利害關係者的感受、釐清歷史真相和人權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階段召開「中正紀念堂轉型推動諮詢小組」研商討論可能的轉型方向,並與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共同研商,期待在107年底前提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草案,召開公聽會擴大公眾參與討論,再將轉型草案先後提送至行政院及立法院審查,完備法制程序。
-
中正紀念堂的威權象徵,是轉型正義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資料照,記者方賓照攝)
-
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文史工作者凌宗魁分享觀點。(資料照,翻攝自文化部願景工作坊直播畫面)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