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4 11:15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中國打壓我國的外交空間,但教育部推動學海計畫12年,迄今已送3萬多名大學生出國交換學習,和世界各國青年互動,體驗各國文化特色,同時也將台灣的熱情和友善傳遞給各國人民,變身為國民外交青年大使,教育部今天召開記者會邀五位大學生分享,有同學在交換學習中,積極介紹我國健保制度給各國人民,讓台灣被看見。
教育部政次姚立德表示,教育部自96年開辦學海計畫,選送優秀在學生出國研修,自106年起再開辦「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今年共選送3503名學生出國,其中1600多人赴新南向國家,對經濟弱勢學生來說,出國需克服心理壓力及解決經濟負擔,教育部將逐年增加選送人數,盼3年內達成每年送出1萬人的目標。
台北醫學大學碩士畢業的黃桂榮在學時透過「學海飛颺」計畫補助,前往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附設醫院研修,累積眾多臨床經驗,並深刻體會美國醫療體系有許多值得台灣學習之處,如醫藥分業的徹底實行、美國對於各項醫療從業人員的尊重氛圍,以及因注重個人發展、醫療人員時時追求新知的風氣等,而作為外交小尖兵,黃桂榮也積極介紹我國健保制度給各國同事,他們覺得台灣的健保制度很不可思議,亞洲人能力很強,但要多表達意見、爭取機會。
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吳冠臻,選擇赴瑞士蘇黎世大學交換研修,交換期間修習知名經濟學者的課程,學習計量經濟學,確認自身以後的研究興趣,課堂上亦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國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特別受到一位到瑞士學習法律、要為運動員爭法律權益的烏克蘭學生的啟發,她表示,以前只想到畢業找一個公司就業,因為此計畫而敢作夢,已申請美國的大學,希望成為經濟外交人員,學成回國時能讓台灣變成更棒的地方。
中山醫學大畢業生許庭銨赴斯洛伐克考門斯基大學實習,與台灣非常不同的是,因飲食習慣的差異以及當地醫美風氣較不盛行等因素,斯國熱門門診與台灣的醫院大相逕庭,且因當地產檢的推行較不普及,導致一定比例的兒童罹患先天性疾病,而實習期間認識許多國外醫學系學生,得以了解各地不同的醫學教育與醫學制度,他和西班牙等國同學討論健保制度,他們對台灣的健保制度印象深刻,也了解東歐國家同樣面對人才流失問題。
國立交通大學科法所學生江伯偉,赴新加坡律師公會無償法律援助會實習,分別參與國家法院的刑事法律援助計畫,以及社區法律診所服務,提供民眾法律諮詢等。實習過程除更精進專業領域外,亦增近對新加坡法治的瞭解,深刻體認到新加坡雖法治嚴格,卻也使國民對於自身之權利義務都有基礎的認識,國民法普知識涵養均高,大大拓展國際視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許薰云透過「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赴馬來西亞聯合國難民署實習。與想像不同的是,因馬來西亞非《難民地位公約》和《難民地位議定書》的簽署國,導致在馬國服務難民時受到諸多限制,且難民的相關權利亦不受到當地政府保護,僅能從事當地居民不願從事的3D(Dirty、Dangerous和Difficult)工作,難民孩童亦沒有機會接受馬國正式教育等。雖服務過程中不免遭遇種種困難,但更加理解社會工作所重視的專業,並為日後社會工作助人的職涯注入豐沛能量。
-
台北醫學大學碩士畢業的黃桂榮受教育部補助前往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附設醫院研修,積極介紹我國健保制度給各國同事。(記者林曉雲攝)
-
國立清華大學學生吳冠臻,受教育部補助赴瑞士蘇黎世大學交換研修而敢作夢,已申請美國的大學,希望成為經濟外交人員,學成回國時能讓台灣變成更棒的地方。(記者林曉雲攝)
-
拚外交空間!教育部送大學生短期出國研修,教育部政次姚立德表示,3年內要達成每年送出1萬人的目標。(記者林曉雲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