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小巴結束5天台北道路測試,副市長林欽榮以「非常成功」形容。無人車測試是台灣邁進新運輸型態重要一步,但對「學步」級測試形容為非常成功,而不深思無人車上路乃至產業發展還有漫長的路,那就淪為沾沾自喜了。
從技術層面看,5天測試情境設定得太簡單了。凌晨1時、淨空的信義路公車專用道、短短436公尺、時速不到10公里,車旁測試工程師待命,隨時排除人、訊號干擾…,無人小巴除了個子大些,技術難度可能還不及國父紀念館廣場玩遙控汽車。
無人巴已在全球多國、多個城市有相當不錯的道路試駕實戰。美國執技術牛耳,測試不只在亞歷桑那、新墨西哥等沙漠州,紐約市政府將在曼哈頓鬧區近萬輛計程車、公車、卡車裝置智慧互聯系統,隱身車流中實地測試無人駕駛的可能。歐陸則進入特定路線提供載客服務階段。
亞洲也力拚無人車技術。中國去年4月完成重慶至北京2000公里的道路試駕,高速公路、2級道路、縣鄉道的複合路型,還要爬秦嶺,過隘口、窄橋,無人車不但自動變換車道,還會轉彎。南韓也在領先群,除了斥鉅資興建無人車試車基地,新總統文在寅還發下豪語「興建無人車高速公路」。
無人車的理論並不複雜,雷射掃瞄、360度環場攝影掌握周遭地形、路況及任何變動訊息,輸入雲端電腦運算,隨即下指令給車上的自動駕駛軟體。這套以儀器替代人的眼睛,以電腦判讀取代人腦思考,不會疲勞,沒有情緒,不會恍神,理論上比傳統人類駕使安全得多。
無人車風潮迅速擴散。汽車及消費雜誌的調查,隨著對無人車知識增加,消費者選擇無人車的意願急速上升;趨勢專家更預言,2040年全球有75%的車子將是無人車。台灣的無人車研究才剛起步,台北無人小巴道路測試「非常成功」,勢將引發風潮,除了高雄駁2特區已在實驗,桃園、台中都對引進無人巴表達高度興趣。
不過,從信義路淨空路段測試,到無人巴上一般路段商業運轉,還有太多有待努力之處;除了硬體面訊息系統建置,到配合台灣用路人習慣的自駕軟體補強,件件都高難度。最關鍵的還是人,如果不提升相應無人車時代的用路素養,無人車再聰明也沒用。
報導來源:聯合新聞網【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