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 #台北 #自由時報
2019-06-08
〔記者林家宇/台北報導〕圓環成交通殺手?攤開數據發現,北市近三年來車禍件數前三名路口,恰好都是圓環路型,分別為仁愛圓環、公館圓環與景福門。
分別為仁愛、公館圓環與景福門
據北市交大統計,二○一六年至今年五月,台北市車禍件數前三名的路口,分別為仁愛圓環(仁愛路、敦化南路)三二八件;公館圓環(基隆路、羅斯福路)二六○件與景福門圓環(凱達格蘭大道、仁愛路、信義路、中山南路)二五八件。
仁愛圓環 內外側換車道最易肇事
記者實際觀察發現,仁愛圓環最常出現的情況為,慢車道外側車輛想切入內環,內側車卻想右轉至外環,導致雙方進退兩難。此外也發現,汽車從內環要進入幹道時,從快車道跨越槽化線插入慢車道的現象。
仁愛圓環為快、慢車道分流,平日尖峰時段每小時車流最高逼近四千輛,因連接的敦化南路與仁愛路線道數量繁多,還包含快、慢車道及公車專用道,使得圓環路線配置相對複雜。
公館圓環 汽、機車和公車擠一團
公館圓環緊鄰台大、台科大及公館商圈,並連接通往新北的交通要道福和橋,尖峰車流最高每小時破四三○○輛,且不像仁愛、景福門圓環有明顯的快慢車道分流,使得汽車、機車和公車擠成一團。依交大統計,去年公館圓環機車車禍數為七十八件,為三處圓環中最多。
景福門圓環 慢車道狹窄進入擁擠
景福門圓環匯聚信義路、仁愛路、中山南路及凱達格蘭大道車流,尖峰車流最高逾三千輛,與仁愛同樣採快、慢車分流。但因中山南路慢車道較狹窄,圓環內的汽車、公車與慢車道其他車輛進入會相當擁擠。
交管工程處︰圓環入口先做管制
交通管制工程處規劃科長黃皇嘉表示,為減低交通事故,現行做法是在圓環入口先做管制,限縮進入環內的車道數,並在進入圓環前設置導引標誌,提醒駕駛依目的地先行切換車道,誘使車輛儘量行駛預定車道,避免在駛入環內後才開始切換。
交通大隊說明,圓環本身的設計特性有別於一般路口,因動線複雜,車流量越大,車道數越多,事故也就增加。主要的肇事原因包括變換車道方向不當及未保持行車距離,由於這方面未涉及違規行為,得透過工程改善及交通安全宣導加強提醒。
<p>景福門圓環匯聚中山南路、凱達格蘭大道等車流,交通量龐大。(記者林家宇攝)</p> <p>公館圓環無快慢車分流,機車事故是3處圓環中最多。(資料照)</p> <p>仁愛圓環車道數多且路型複雜,是北市車禍熱點。(資料照)</p>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