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程考慮蓋跨基隆河大橋
〔記者黃建豪/台北報導〕改善內科交通壅塞,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放話「三年內解決」,到去年稱「內湖沒救了」,可見內科問題棘手程度。面對內科交通瓶頸,北市府研擬祭出「內科壅塞2.0改善」計畫,分為短、中、長期三個方向,從短期的匝道入口儀控、港墘路拓寬,到長期的興建地下停車場、於港墘路搭建跨基隆河大橋。
對於內科交通改善,市府已試過文湖線早鳥票、免費接駁公車、加強取締違停、文湖線班距縮短等方案,但內科交通擁擠問題依舊嚴重,柯文哲將問題歸咎於都市計畫失敗。
台北市交通警察大隊與內湖分局今年勘查內科塞車狀況後,從內科產業等方面聽取地方意見,決定以分散車流、減少車流概念,舒緩塞車狀況,並於四月十二日召開內科壅塞2.0改善協調會後,提出多項改善措施,分別為八項短期措施、一項中期措施與三項長期措施。
交大行政組長胡谷展指出,內科下午尖峰的問題最大,短期方案包括協調交通部在國一高架堤頂南下匝道入口、國一成功交流道北上匝道入口與國一康寧交流道南下匝道入口建立儀控機制,當回堵到一定位置時,匝道儀控調寬紅綠燈秒數長短,再次加密文湖線班距。
堤頂大道港墘路口(北轉東)禁止機車左轉;將港墘路(堤頂大道至瑞光路段)拓寬為六線車道;堤頂大道與港墘路口往北外側兩車道,調整為內側車道右轉、外側車道直行;並在麥帥一、二橋建議別上橋,改走南京東路等替代道路進市區。
中期方案,交大則建議公共運輸處,於內科各捷運站點重新開闢免費接駁車,雖然過去試辦的搭乘率不佳,但交大認為方向正確,可再嘗試調整。
至於長期方案,交大指出,除了規劃中的東側南北向捷運路線,可從文山區動物園一帶直達內科外,還可考慮在內湖極限運動公園興建地下停車場,提供內科通勤族停放;最後則是研議在港墘路興建跨越基隆河的橋樑,並連通到撫遠街、濱江街的跨河大橋,雖然難度較高,但並非不可能。
-
台北市政府考慮拆除分隔島與縮減人行道,以拓寬港墘路。(記者黃建豪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