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南 #苗栗 #自由時報
2019-06-08
〔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苗栗縣竹南鎮中港慈裕宮於七十多年來的端午辦理「祭江洗港」,由慈裕宮媽祖率領眾天兵神將,遶境中港地區,並於中港溪出海口,將不潔之物驅逐出海,護佑地方平安,不僅成為竹南鎮特有端午宗教民俗活動,也是全台唯一夏季媽祖出巡,於二○○九年登錄為苗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
中港慈裕宮延續70多年傳統
農曆五月稱為「惡月」或「百毒月」,竹南鎮中港慈裕宮延續多年傳統,昨天舉行「祭江洗港」,以慈裕宮中壇元帥神轎為前鋒,三媽祖神轎壓陣,遶境竹南鎮沿海各里。
昨天午時,各廟宇陣頭集合在慈裕宮前,分別向媽祖領旨後展開遶境,隊伍一路鑼鼓喧天,沿途不少民眾設香案祭拜,隊伍每到重要路口及橋頭,中壇元帥神轎也擂起陣勢,安鎮五方。
乩童帶領輦轎衝向海口去穢
當媽祖神轎抵達出海口後展開「祭江洗港」儀式,先由鸞乩稟明媽祖,再跪地面向海祝禱,獻米、撒符、誦讀牒文等,眾人也跟著捻香跪拜及焚燒紙錢,最後由乩童帶領輦轎衝向海口,象徵把不潔之物逐出大海,保境平安。
源起於祭拜罹難的先民冤魂
慈裕宮表示,「祭江洗港」民俗已有七十多年歷史,可能因先民渡海來台時遇船難及中港地區早年閩客械鬥,死傷無數,加上中港溪上游曾爆發山洪,導致下游出海口許多居民罹難,地方因而在端午節祭拜這些冤魂,進而發展出請媽祖出巡遶境祈福習俗。
苗栗縣在地文化推廣協會也表示,竹南中港慈裕宮洗港儀式源遠流長,已經形成並發展為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儀典,與其他地區的端午祭儀有顯著差異,於二○○九年登錄為苗縣民俗無形文化資產,也是目前台灣唯一夏季媽祖出巡的宗教活動。
協會今年也首次採舞台劇方式,扮演卡通人物說書融合地方特色文化,以活潑的方式,讓大小朋友親近、了解,期盼這項特殊習俗永續傳承。
<p>「祭江洗港」儀式,先由鸞乩稟明媽祖,再跪地面向海祝禱,獻米、撒符、誦讀牒文等,眾人也跟著捻香跪拜及焚燒紙錢,最後由乩童帶領輦轎衝向海口,象徵把不潔之物逐出大海,保境平安。(記者彭健禮攝)</p>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