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 #苗栗 #自由時報
2019-05-11 12:44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母親節已屆,不少家庭都會慶祝、慰勞母親們的辛勞。苗栗縣大千醫院也指出,平日媽媽們忙進忙出,身體難免出現各種疲勞症狀,其中手部受傷變成「媽媽手」,需要適時緩解獲接受治療。
大千醫院公館診所近來有一起病例,一名33歲的廖媽媽為了照顧一歲多的小孩,辭去工作後全心照顧小孩,但近來抱寶寶或擰毛巾時不只手腕隱隱作痛,就連想提水壺也手部無力無法提起。廖媽媽就醫後,醫生發現竟是「媽媽手」惹的禍。
公館診所復健科醫師董莉貞說,媽媽手好發於中年婦女或剛生產後的產婦,主要是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或是反覆用力,如抱小孩時姿勢不正確、時間太長,或者忙於家務導致肌肉痠痛。
另外,上班族工作也不能大意,董莉貞表示,長時間重複使用拇指施力例如打字、握筆,端餐盤與使用手機等,都有可能患有「媽媽手」。
而「媽媽手」常見症狀包括大拇指根部疼痛、疼痛位置能感覺到壓痛和無力感、或是覺得大拇指「卡卡的」,需要用另一手把拇指扳開等。
董莉貞建議,除了就醫,也能利用伸展運動緩解症狀,例如大拇指肌腱伸展運動,首先伸直患側手臂,之後把大拇指內收,以四指包覆大拇指後腕慢慢往下伸展肌腱,維持15秒,再休息5秒,可重複4至5次。
另外則是腕伸肌伸展運動,先伸直患側手臂後將掌心向下,用另一手壓住手背,當感覺前臂緊繃後,同樣維持15秒,再休息5秒,可重複4-5次。
照顧好媽媽的手,醫師建議緩解「媽媽手」,圖為患者前往就診。(大千醫院提供)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