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旅客進港到台灣 先見灰暗基隆
〔記者俞肇福、林欣漢、劉力仁、鄭瑋奇/綜合報導〕當國際郵輪緩緩接近基隆港,遊客好奇地張望,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台電協和火力發電廠三支大煙囪,然後見到碼頭上橋式貨櫃起重機懸臂高舉入雲,貨櫃車在碼頭上穿梭,接著郵輪駛進基隆港核心區域後,遠眺可見虎仔山上大批新舊建物混雜,山頭KEELUNG大字提醒基隆到了;整個進港過程中,城市老舊灰暗,成為外籍旅客對台灣的第一印象。
郵輪旅客今年可破百萬 9成從基隆進出
美國賓州大學設計學院院長Frederick Steiner日前造訪基隆,直說港區兩側有山,景致難得,但眼見虎仔山滿是低矮建築略顯髒亂,甚為可惜。
今年一月至七月台灣郵輪港四○四艘次到訪,其中基隆港三百二十六艘,郵輪進出台灣旅客預估今年將突破百萬人次,約九成從基隆港進出;原本逐漸沒落的基隆港,已經從郵輪觀光走出一條路,官方也積極改造國門,希望以全新門面迎賓。
台灣港務公司總工程司王錦榮表示,未來將以「內客外貨、東客西貨」概念,亦即內港、東岸發展客運,外港、西岸發展貨運,逐步進行港區裝扮及硬體改建,打造嶄新的國際郵輪港。
沒落的基隆港 郵輪觀光可「航向」新出路
東岸的基港大樓將設計具藝術感的夜間燈光,另從東岸到基港大樓往北側延伸,建設「天空綠廊」,內有商業空間可供遊憩消費,一般民眾也可登上天空綠廊,眺望郵輪入港。西四到西六碼頭將興建三十層樓的會展大樓。港區規劃打造濱海遊憩觀光親水空間。
至於碼頭、西三具八十七年歷史的兩棟倉庫,交通部航政司副司長葉協隆表示,將投入五.五億元進行整建,屆時將引進文創市集、景觀餐廳與展演空間,旅運能量也能從每小時四百人提升至一千五百人。
除了港區外,市區也正規劃改造,基隆市政府積極策劃「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包括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城際轉運站、東岸軍港遷移、貨櫃場西遷、東岸多功能郵輪轉運中心等建設,未來四到五年完成或有初步成果。
港區與市區再造 讓基隆港改頭換面
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城際轉運站今年下半年動工,預估兩年半後啟用;圓環這一塊國門廣場,除了火車、省道、國道客運、輕軌捷運的起點外,也選定小艇碼頭做為未來的水上計程車起點。
另將透過希望之丘都會公園(中正公園)計畫,興建纜車從東六碼頭旁的商業廊帶,連接到中正公園後面,義二路也規劃打造天空步道,讓基隆港改頭換面。
公主遊輪海岸業務副總裁Bruce Krumrine日前造訪基隆港時表示,基隆港能讓大型郵輪停靠在市中心進行作業的特色,世界各郵輪港中罕見,若能利用此一特色善加規劃,將可吸引更多遊客造訪。
-
基隆港因位居亞洲郵輪市場重要中繼點,越來越多郵輪公司相中地理環境重要的基隆港,使得靠泊郵輪越來越多,今年將挑戰八十九萬旅客人次。(記者俞肇福攝)
-
基隆港西岸碼頭後方的虎仔山,KEELUNG地標字樣的LED燈。 (記者俞肇福攝)
-
基隆港小檔案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