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image-sizes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vhosts/i-tw.com.tw/http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Notice: Function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was called incorrectly. Translation loading for the ultimate-addons-for-gutenberg domain was triggered too early. This is usually an indicator for some code in the plugin or theme running too early. Translations should be loaded at the init action or later. Please see Debugging in WordPress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message was added in version 6.7.0.) in /var/www/vhosts/i-tw.com.tw/http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astra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var/www/vhosts/i-tw.com.tw/httpdocs/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nxs_wpAddnEngine::$k is deprecated in /var/www/vhosts/i-tw.com.tw/httpdocs/wp-content/plugins/nxs-snap-pro-upgrade/nxs-snap-pro-upgrade.php on line 11
1日走讀海港城!探訪日本人在基隆的4個老故事 – 我是在地人

1日走讀海港城!探訪日本人在基隆的4個老故事

Booking.com

#仁愛 #基隆 #新頭殼


[新頭殼newtalk] 您知道,基隆和平島曾是繁盛一時的琉球人聚落嗎?熱門的彩虹屋正濱漁港,在日治時期是繁盛一時的大港;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出現在八尺門水道;現在當紅的深澳鐵道自行車,過去是與平溪線有同等地位的重要礦業運輸路線。在基隆,其實有許多日人存在過的痕跡,用一天的時間走訪4個地點,以人文觀點解讀這座獨特的海港城市老故事,拾起日本記憶片段。

老故事一|曾為台灣最大琉球人聚落--和平島

檢視相片
和平島日出,海水被染紅成一片。圖:謝佳真/攝

全盛時期多達500人的琉球聚落

走入現在的和平島公園,看到仿薩爾瓦多城的遊客中心、具備現代各種便利設備的大戲水池,大概很難想像,在1930年代這裡曾經是數百人的琉球聚落。日治初期,有多達1萬名琉球人來台工作,當時台灣有3大主要琉球社群,分別在花蓮米崙、花蓮縣新城鄉北埔村以及基隆社寮島(今和平島),而社寮島是台灣最大的琉球人聚落,最繁盛時曾超過500人。

當地文史工作者潘江衛說,公園售票口外面以前是琉球人聚落,在老一輩的口中,還能聽到他們將這裡稱為「琉球埔」,是少數從消逝的歷史中遺落,至今還能拾得的碎片。

另一個標誌這裡的日本記憶,是2011年豎立的琉球漁民慰靈碑,雕像主人翁名為內間長三,他在1905年來和平島定居,當地居民給予內間長三生存空間,他則教導當地人捕魚技術,當地人稱他為海大王,是和平島台日良性交流中最為著名的故事。

檢視相片
2011年設立琉球漁民慰靈碑,為和平島過去台日友好的歷史留下見證。圖:謝佳真/攝

二戰後,在台琉球僑民被遣返回國,因為走得匆忙,每個人身上規定不得攜帶超過3件行李,他們離開後,琉球聚落的生活痕跡開始被時間淹沒,至今已難尋得蛛絲馬跡。國民政府來台大舉改地名,延續基隆市區「中正」、「仁愛」地名,將社寮島改名為「和平島」,標誌了一段歷史的終結,現在,唯有在和平島舉辦的沖繩島嶼生活節能提醒我們這段過往。

石花菜變成戰鬥機玻璃

潘江衛分享了另一個有趣的冷知識,在和平島採收石花菜是當地重要的產業,日本人持有獨家秘方,以石花菜為原料,加入特殊的硬化劑後拋光,就可以作為戰鬥機的玻璃!不過在日本人撤退後,此秘方並沒傳承下來,下次在基隆看到石花菜時,一定會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它吧!

檢視相片
基隆路邊非常容易見到曬石花菜。圖:謝佳真/攝

老故事二 |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八尺門水道

檢視相片
和平橋底下的狹窄水道就是八尺門水道。圖:謝佳真/攝

離正濱漁港不遠處,有一條帶狀的狹長型水道,名為「八尺門」水道,其上有座「和平橋」連接起和平島與基隆市區,橋樑的便利性讓人很容易忘記和平島其實是一座島嶼的事實。古早年代,社寮島(和平島)與基隆市區隔著74公尺寬的八尺門水道,以舢舨和帆船作為交通工具來往兩岸。1934年日本人決定建造橋樑連接兩地,一位名為張火燄的台灣人潛水學徒頭戴有管的銅製潛水盔走入海底,由日本潛水技師輸送氧氣,在走到橋墩基座時放出身上綁著的玻璃球,玻璃球浮到水面標示橋樑基座位置,藉此定位。

隔年4月1日,橋樑正式完工,被賦予「基隆橋」之名,是台灣第一座跨海大橋。據潘江衛說,基隆橋橋身略帶弧形,橋下有4個西班牙圓拱門,漁船穿梭水道時通過拱門別有雅趣。基隆橋在服役66年後拆除,現在看到的和平橋是2005年建造,原本的基隆橋正式成為回憶。

老故事三|從商業漁港變彩虹屋--正濱漁港

檢視相片
從遠洋漁業漁港變成觀光景點,正濱漁港歷經巨大轉型。圖:謝佳真/攝

沿著八尺門水道走,過了和平橋,大名鼎鼎的「彩色小屋」正濱漁港就在眼前。正濱漁港1934年由日本人建造,因為此處位置、水深條件良好,迅速帶動基隆的漁業發展,變成台灣第一大港。繁盛時每日有許多漁船進出,船隻甚至達50噸以上,金瓜石礦業興起後,甚至擔起礦產輸出的重責大任。然而,因為腹地有限,隨著船隻噸位、數量增多,正濱漁港越來越難以容納龐大吞吐,基隆港口重心改轉向八斗子漁港,原先作為商業港口的正濱漁港逐漸沒落,在政府規劃下轉型為觀光漁港。

近年政府主導「懷舊港灣色彩塗佈計畫」,正濱漁港沿海15棟建築塗上鮮豔色彩,成為新興打卡熱點,網路上有所謂「台灣威尼斯」之稱。豔陽高照的晴天下色彩飽滿,清晨與黃昏時漂亮的色溫、斜射的光芒更為漁港覆上一層神秘色彩,吸引許多遊客、攝影愛好者前來。只是附近停車不容易,建議還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較方便。

老故事四|沿著「五分仔車」鐵道騎車賞山海美景--深澳自行車道

檢視相片
深澳鐵道自行車獨特體驗吸引許多人報名,遊走山海間,懷想過去歷史。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深澳-八斗子站前身是舊深澳支線,1930年代設站,日治時期是載著俗稱「五分仔車」的輕便鐵路,小火車載著煤礦以及其他物資來回行駛,曾經是重要的礦業運輸路線,與平溪線齊名,但隨著礦業沒落,深澳支線也跟著退場。其後曾歷經數次復駛、廢站,2007年煤運專用線停駛後這條路線再度停擺,直到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新建,才重新帶起路線復活的機會。經過規劃修整,廢棄的八斗子站重新啟用,並推出「RailBike深澳鐵道自行車」,讓遊客踩著人力自行車重溫這段歷史。

檢視相片
從深澳站出發的鐵道自行車排排列,等候出發。圖:謝佳真/攝

RailBike深澳鐵道自行車(簡稱RB)長1.3公里,在八斗子-深澳站之間運行,河豚造型的自行車十分活潑,行經馬路時,見到一台台河豚車沿著山壁慢慢前行的畫面非常逗趣可愛。這段路線行駛於山海之間,一側山脈秀麗,另一側海景誘人,八斗子站月台還能遠眺太平洋,有「北台灣多良車站」美稱。八斗子車站為開放式月台,就算沒有騎乘自行車還是可以自由進出,每次經過總能見到許多人憑倚欄杆,欣賞海天一線景色。

檢視相片
八斗子月台經過加高,可眺望海洋遠景。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更多新頭殼報導
九曲洞步道重新開放 水景步道近距離感受立霧溪侵蝕力
暑假限定!全台主題樂園優惠大收集

報導來源:新頭殼【原文網址

Booking.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