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駿杰/竹市報導〕3歲男童小明(化名)因咳嗽感冒,由媽媽帶到小兒科看診,卻發現小明在看診中眼睛未與醫師互動,語言表達也只會發出「阿,阿…」的聲音,甚至連簡單的揮手再見動作都做不到,直到轉診至復健科門診檢查,才發現小明患有自閉症,目前已安排他接受早期療育課程與職能治療,希望能幫助小明的整體學習發展。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陳麒年表示,不同年紀的孩童有應能達到的學習發展指標。部分家長有「大雞慢啼」的迷思,以為孩童只是語言發展比較慢,但這有可能是發展遲緩的警訊,應及早就醫並進行後續追蹤。
陳麒年舉例,大多數的孩童在2歲時可大約講出10個單字,3歲應能講出自己的名字及簡單的句子,如果無法達成的話,就應留意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可能。
陳麒年指出,如成人對4個月大的嬰兒說話時,嬰兒會有咿呀回應,這也算是語言發展的一項考核項目。因語言認知發展在初期需要有正常的聽力,嬰兒能聽到聲音,才能在大腦中運作學習,記憶詞彙再將其應用,從自己的口中說出來,若嬰幼兒早期對家人的聲音反應不佳,就須留意聽力是否出了問題。
陳麒年表示,這些發展指標在兒童健康手冊中都有簡易圖表介紹,家長可參考裡面的說明,對照孩童發展進度來做自我評估。
-
3歲男童小明(化名)因咳嗽感冒,由媽媽帶到小兒科看診,卻發現小明在看診中眼睛未與醫師互動,語言表達也只會發出「阿,阿…」的聲音,直到轉診至復健科門診檢查,才發現小明患有自閉症,目前已安排他接受早期療育課程與職能治療,希望能幫助小明的整體學習發展,圖與新聞事件無關。(資料照)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