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林 #雲林 #自由時報
2019-06-16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雲林水林一處玉米田發現的幼蟲基因鑑定確定為秋行軍蟲,雲林縣府疫情監控處理小組昨天啟動撲滅工作,總計剷除、掩埋一公頃多玉米植株,農業處長張鴻猷強調,秋行軍蟲繁殖力強,要在幼蟲長大羽化前撲殺,若讓牠們羽化要撲滅很困難,呼籲農民要提高警覺;另前天通報兩例疑似案例排除是秋行軍蟲。
撲滅工作昨天一早執行,疫情監控小組僱請多名農工,逐一砍除玉米植株,並就地以挖土機挖掘三公尺深坑洞掩埋,灑上「烏肥」後再覆土,接著整片田噴灑除蟲劑,最後連周邊道路也全面消毒。
雲林縣動植物防疫所技正鄭安國表示,農委會研判目前國內出現的秋行軍蟲,尚屬第一代幼蟲,為避免疫情擴大,採取最嚴密的殲滅行動,田間再加掛性費洛蒙誘捕器監控三個月,確定沒發現秋行軍蟲才能再種植。
玉米田蔡姓田主無奈說,前幾天巡視田間,發現玉米植株有蟲咬痕,因過去從未發現小植株就被蟲咬情況,覺得奇怪,主動通報水林鄉公所農業課,沒想到真的是秋行軍蟲,鄰近三塊玉米田約有一公頃,損失還沒計算。
張鴻猷強調,秋行軍蟲繁殖力強,要在幼蟲長大羽化前殲滅,若讓牠在台灣繁殖要撲滅很困難,尤其接下來是二期稻作插秧期,栽種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農民要提高警覺,加強巡視田區,發現有可疑幼蟲要立即通報公所、縣府或防檢局等防疫單位。
<p>雲林縣府秋行軍蟲疫情監控處理小組昨天在水林玉米田啟動秋行軍蟲撲滅工作,剷除、掩埋植株。(記者黃淑莉攝)</p>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