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8 15:23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莿桐鄉麻園村的駛犁歌一度失傳近半個世紀,經蒜鄉麻園營造協會鼓勵耆老傳承,讓駛犁歌重現江湖,近日又透過「駛犁文化傳承營」社區營造計畫往下傳承給六合國小的學生,雲林縣府秘書長黃玉霜表示,希望社區繼續合作,讓文化一代代傳承下去。
文化處長林孟儀表示,莿桐鄉的麻園庄自民國50、60年代即有駛犁歌演出紀錄,過去農村皆有駛犁歌,但莿桐鄉麻園的駛犁歌目前是全台獨一,以社區劇場的方式呈現,除了農村曲部分,還加入口白、表情、身段、服裝及伴奏樂器,並改編歌詞,以台語文七字聯句,配合響板節奏及二胡音樂,組成完整劇碼,角色共約15人。
麻園村的駛犁歌包括駛犁兄、老嬸婆、牛、粗糠農、挑秧姑娘、除草姑娘、歌唱婦女及響板等,歌詞內容由社區成員共同討論且常隨實際情況調整,主要環繞農村駛牛勞力活的辛苦及老農夫婦邊作農邊打情罵俏的趣事,常常讓觀者笑中帶淚。
蒜鄉麻園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陳煒竑強調,父親陳文龍於民國90幾年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就是期望社區的老大人們找回自己的價值、凝聚社區向心力並發展在地特殊性,因此致力於社區劇場,並將具有農村精神的駛犁歌融入劇場演出,幾年的引動下來,駛犁歌成為蒜鄉麻園的特色。但近年來演出成員凋零迅速,社區成員深怕文化及記憶斷裂,特別在今年申請文化處計畫,踏出文化傳習的第一步。
六合國小校長李盈萩則感謝在地耆老願意走出社區,走進校園與晚輩互動,全校有22名學生參加傳習營,小朋友從一開始的害羞、肢體生硬,到最後與長輩打成一片,上場演出駛犁歌,不僅成長看得見,也傳承了社區特色文化。
黃玉霜則表示,文化的傳承要靠大家共同合作,社區願意承擔,耆老願意出馬教導,小朋友願意學習,才能成功,麻園社區展現軟實力,讓文化傳承看到未來,縣府希望這樣的合作要繼續,讓文化一代一代傳下去。
-
莿桐麻園社區耆老與六合國小學生一起傳承駛犁歌。(記者詹士弘攝)
-
六合國小學生唱演駛犁歌,有模有樣。(記者詹士弘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