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穎從繁複皮革的選裁,到細膩的繃鼓調音都採用古老技法。(記者詹士弘攝)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當多數鼓廠因成本及用皮取得困難,改採合成皮製鼓的現在,由第二代接棒、帶領永富製鼓廠走過第70年的梁正穎,仍堅持使用台灣現宰牛皮作材料,他「不搶第一,但要做唯一,別人無法堅持的,他堅持。」
由彰化製鼓大師黃秀邦所創辦永富製鼓廠,搬到莿桐鄉已有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傳承給女婿梁正穎,是國內碩果僅存非「台灣牛皮」不用的製鼓廠,曾造出直徑逾150公分的大鼓,也是少數能將原木挖洞,直接製鼓的鼓廠。
製鼓達人梁正穎表示,他24歲開始學習製鼓,承襲彰化北派古老傳統製鼓技藝,岳父交給他的就是「堅持」兩個字,一定要用現宰的牛皮製鼓,早上殺牛,兩個鐘頭後就得進行牛皮處理,而且是做過工的「功德牛」,做出來的鼓才有機會做成寺廟的鼓。
57歲的梁正穎說,台灣牛皮做成的鼓,聲音比較「活」,使用壽命長,但缺點就是製作過程「厚工」,不僅要曬鮮牛皮,為了要讓牛皮變的更柔軟、更有韌性,必需在鼓皮上不停的踩踏,一天得不停踩上8小時,其中小鼓得踩上一天,大鼓得花兩個禮拜,一步一腳印,還得使「暗勁」,不踩聲音就不好聽,整個踩皮過程就像在修行。
一般的化學皮不用踩,直接就能製鼓,梁正穎表示,兩者成本當然不一樣,但他還是信守岳父的指示,「堅持」用台灣牛製鼓。
梁正穎強調,他不搶第一,但要做唯一,如此辛苦製鼓,其實所賺有限,「漲不肥、餓不瘦」,岳父的鼓廠叫「永富」,就是希望顧客「永遠富貴」,代表對客人的祝福,他唯一所得就是成就感,只要客人出的難題,他都能解決,所以不論是美國神韻藝術表演團的要求製作的「三面」神韻鼓或慈濟大雄寶殿寶鐘鼓,都能「客製化」。
相關影音
-
梁正穎製作的大鼓,得花上四個月的時間才能製成。(記者詹士弘攝)
-
用整塊原木挖洞製成的大鼓。(記者詹士弘攝)
-
用整塊原木挖洞製成的大鼓。(記者詹士弘攝)
-
鼓聲要「活」,不僅得用現宰的台灣牛皮,還得使勁踩踏牛皮,十分「厚工」。(記者詹士弘攝)
-
梁正穎在美國神韻藝術表演團的要求,特別製作的「三面」神韻鼓。(記者詹士弘攝)
-
永富鼓廠倉庫內收藏滿滿現宰台灣牛皮。(記者詹士弘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