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青年有希望,社會有未來」!台中市自104年推動青年希望工程,以產學訓用、人才培育為主軸,整合教育、經濟發展、勞工、文化、農業、社會、運動等局處資源,培育產業需求人才,並提供學生適性就學、就業機會,目前在自行車、工具機、觀光、農業、資訊、航太等6個產業鍊,共有20所高中職、8所科大與100家業者簽署合作意向書,教育局今天在市府舉辦成果發表,市長林佳龍表示,就學或就業適性發展,才是台灣真正的國力、競爭力及巧實力。
教育局長彭富源表示,教育局除活化產學訓用人才培育資訊管理系統平台及強化產學媒合中心功能,辦理學校與廠商教育訓練、產學媒合會議及職涯達人經驗分享座談會,今年並進一步提出跨產業整合概念,成立程式設計、工具機物聯網等多元產學聯盟。
例如,大甲高工辦理自行車及智慧工具機產學契合式人才培育專班;新社高中與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在地業師合作,辦理學生實習;沙鹿高工與台電合作辦理台電專班;明德高中與王品集團合作,辦理餐飲觀光就業導向班;市立國中與台中高工、勤益大學合作辦理1+3+4人才培育計畫,國中生畢業後即可透過獨招就讀台中高工實用技能班,培育冷凍空調人才,並向上銜接升學就業;僑泰高中等9所高中與科大、廠商及教育局合作,開辦程式設計就業導向班;嘉陽高中與大甲國中合作成立航太相關社團,提供學探索航太產業的機會。
相關單位今天在市府設攤展現成果,包括勞工局的摘星計畫、勞工大學、就業中心及農業局的農特產等。成果發表會儀式中,市長林佳龍將最後一塊「青年希望工程」的拼圖完成,象徵市府以學生為本的學用合一人才培育計畫,藉由一條龍方式,建構一個讓學生學習及就業都更完整的環境。
市長林佳龍表示,打造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是市府對市民的許諾,台中市是最早且最全面推動縮短學用落差的城市,依社會需要取才,不論是技職、創客教育,萬變不離其宗,即以學生為主體,除了現有的自行車等6大產業鍊,綠能產業及ACG(動漫及遊戲)產業等熱門且具有潛力的產業,也是市府未來發展產學訓用的目標。
-
台中市教育局舉辦產訓學用人才培育成果發表會。(記者歐素美攝)
-
台中市長林佳龍完成「青年希望工程」的最後拼圖,象徵台中市學用合一人才培育一條龍。(記者歐素美攝)
-
台中市推動青年希望工程,相關單位都說「讚」!(記者歐素美攝)
-
摘星計畫也是青年希望工程的一環,參與摘星計畫的黃佐程表示,摘星計畫提供場域,對青年創業確有助益。(記者歐素美攝)
-
農業局現場設攤呈現各式農特產,展現農業產業鍊的發展成果。(記者歐素美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