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凱翔、蘇孟娟、洪瑞琴、方志賢/綜合報導〕教育部課審大會昨天以表決方式通過研修小組原草案,普通高中國語文領域課綱的文言文比例訂於四十五%至五十五%,維持原來的下限,高雄中學鄉土文化研究社指導老師黃靖順直指,這樣的結果,再次證實了中華民國的教育裡,學生從來不被視為主體。
黃靖順表示,網路上有眾多學生連署支持下修文言文佔比,認為其學用不符,更有高中社團發表聯合聲明。但學生們再怎麼努力表達意見,學生代表在課審會中,也僅為少數中的少數,四十七人中只佔了四位。最後還是那些所謂「專家」希望學生學些什麼,學生們就得要學些什麼。這樣的結果,代表「教育專家們」與「教育現場的學生們」之間的對立。
高中生:應把文言文當成獨立學科
北市和平高中王同學表示,應把文言文當做獨立的一門學科來研究,而非把它打包在同一個國文科目、作為考試項目,用來灌輸特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他對這次文白大戰的結果文言大勝,感到有些失望,因為國文科終究沒有進步。
台中高三生黃睿展說,不少文言文用字冷僻,現代實用性不高,且部份古文傳達的思想跟現代也已有距離及不合時宜,原本期待高中課程的文言文比重下修,多一點在地文學家如賴和的作品,學起來更有感。
雄中三年級學生紀詠仁表示,雖然調降案皆沒通過,仍希望在文言文佔較高比例的教育下,去拓展國語文教育的更多可能,使教學活化、與生活更貼近。台南許姓高二學生說,與其爭執比例問題,倒不如開放教材選擇,「國文科分組上課」。
北市成功高中的范姓國文老師表示,學生對文言文排斥,主要是過去老師教學方式過於填鴨,或受考試壓力影響。但自九五課綱實施以來,線上教師都努力更新教學方式,也參考許多國外的語文教學方法,因此比起文白比例,老師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影響其實更重要。
台中一中國文教師姚艾娟指出,很多人討論文言文比重時,似乎把文言文當成學習壓力或挫敗、不愉快經驗的「代罪羔羊」,卻忽略文言文的文學、美感等內涵。
翻轉教學 才能讓學生領受文言文之美
她說,不管文體如何,重要的是教學方式的改變,例如已有很多老師普遍翻轉國文教學,以演戲方式教白居易的琵琶行或三國演義、紅樓夢,甚至文言文也能連結時事討論,讓學生用多元方式學文言文,領受並學習不同文體之美。
-
教育部課審大會昨天以表決方式通過研修小組原草案,普通高中國語文領域課綱的文言文比例訂於四十五%至五十五%,維持原來的下限。(記者鹿俊為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