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
〔記者張菁雅、張軒哲/台中報導〕為迎接花博,建設局規劃十處具在地特色的小花海,目前已完成東區、烏日、南區、后里及東勢等五處,其餘近期陸續完工。花博外埔園區也完成上萬株植株種植,園區一片綠意盎然,準備好迎賓。
建設局表示,東區早期為兵營駐紮,演變為兵仔市及果菜市場,市府利用花海及裝置藝術呈現在地演進歷程,並以「綻曳」音同「戰役」的概念,象徵戰地重生;而裝置藝術「希望之樹」的造型,象徵從鏽蝕的樹木中長出綠色的希望枝椏,花海則以迷彩形狀及大地色彩搭配,利用高低不同植栽組合,創造出虛實的空間延伸感與繽紛瑰麗的地景花海。
烏日自治公園福鱗花海 象徵福臨
烏日區自治公園的「福鱗花海」以穿山甲鱗片造型為主,取其諧音「臨」,代表福臨、財臨等吉祥寓意,分別於入口處及花海內擺設不同造型的穿山甲綠雕,並於鱗片噴繪金色,更強調福臨的象徵。
建設局長黃玉霖表示,兩處花海區占地約兩公頃,栽植近四十種的多年生植栽,數量高達九千六百餘株,有紫色、粉紅色、黃綠紅等不同色系的花卉,超吸睛,可讓民眾享受被花海簇擁的氛圍。
10處小花海 做為花博展區前哨站
十處小花海中,東區、烏日、南區、后里及東勢等五處已完成,太平、霧峰、大里、清水、大甲等五處近期將陸續完工,做為迎接花博三大展區的前哨站。
另外,花博外埔園區細部植栽工程去年八月開工至今已屆滿一年,園區灌木、爬藤及地被植物已完成上萬株植株種植,綠意盎然,花海於攀果花廊旁,由暖色系草花,紅、粉及橙色等不同草花構成曲線面狀花海,以色彩繽紛的花毯迎賓。
「樂農館」外的生態池水生植栽,包括大木賊、睡蓮、紫蠟燭、大王蓮、菱角、荷花、台灣萍蓬草,以及分布於入口無患子花道,包括小百日草、天使花、夏菫、孔雀菊、羽狀雞冠、萬壽菊等草花,已於八月卅一日前完成分區種植,讓外埔園區從荒地化身為公園,繽紛多采。
-
「福鱗花海」以穿山甲鱗片造型為主,取其諧音「臨」,代表福臨、財臨等吉祥寓意。(建設局提供)
-
烏日區自治公園小花海已完工。(建設局提供)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