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 #台中 #自由時報
2019-06-04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86歲的阿珍阿嬤身體硬朗,平時都可自己到菜市場買菜,但近來常買菜後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重複買同樣的東西塞滿冰箱,就醫後發現有初期失智症的症狀,經藥物和行為治療後獲得控制。
醫師提醒,台灣每12名65歲以上老人中,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但失智並非老化的正常現象,還可能因水腦等疾病出現失智,提醒民眾發現家中長輩出現疑似失智症狀時要積極處理,才不會讓症狀急速惡化。
大里仁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林俊豪表示,這名患者到院時,家屬表示,媽媽最近都會一直重複說同一件事,還會忘記是否吃過飯、買過相同的蔬果,經由問診和身心評估,確診罹患初期失智症,經藥物和行為治療後,病情暫時獲得控制。
水腦等疾病也會出現失智
林俊豪表示,失智症為進行性退化且具不可逆性,初期最明顯的症狀為記憶力衰退,並對人、事、時、地、物的認知功能出現障礙,且當記憶力衰退時,同時也會出現其他認知功能受影響的狀況。
林俊豪表示,年齡是失智症最大的危險因子,隨著人口高齡化,失智的人口也越來越多,衛福部的資料也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就有1人有失智症,失智症可說是老人失能最常見的原因。
當家中長輩出現記憶力衰退,以及個性突然大轉變,出現妄想、幻聽等症狀時,常常是失智症的初期症狀,除了患者自己沒意識到失智上身,家屬也常認為是正常老化的自然現象不以為意,因而延誤了治療的先機。
若是退化性失智患者,透過藥物治療,有機會在認知功能或其他精神症狀獲得暫時性的改善,加上家屬的支持和陪伴,能延緩失智惡化。
林俊豪並提醒,除了高齡老化,民眾若罹患甲狀腺疾病、水腦、維他命缺乏、梅毒等疾病,也會出現失智症的症狀,但只要經治療,失智就可獲得控制或恢復,因此家中長輩若突然出現個性改變、妄想、幻聽等症狀時,要儘快就醫釐清。
▲嚴重失智症的患者會出現腦萎縮。(記者陳建志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