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西農會總幹事籲政府補助
〔記者顏宏駿/埤頭報導〕目前一期稻作已收割完畢,二期稻作開始插秧,但有些鄉鎮農業人口老化,選擇不再播種,而由一期稻產出「再生稻」。線西鄉農會總幹事楊玲珠指出,再生稻不但省人工,而且不噴農藥、不施肥,符合友善土地、重視養生的時代趨勢,希望政府把補助雜糧的經費拿來補助再生稻,並由農會與廠商研發再生稻的新產品。
明道大學昨天舉辦「國際有機農業3.0研討會」,楊鈴珠在發言時表示,線西鄉今年一期稻作共有五百七十公頃,但二期新稻播種登記者僅十公頃,其餘絕大部分均留頭作「再生稻」。目前一期稻每分地收成約一千五百台斤的溼稻穀,而再生稻收穫折半,現在公糧不收,只能賣給糧商,但通常價格打六至七折,農民幾乎無利可圖。
她指出,食安風暴發生後,國人對於食米,出現新思維,「健康、無毒」掛帥,再生稻,只是外觀較差,無損其營養,且不噴農藥,不施肥,符合健康趨勢,只要行銷得宜,定能被國人接受。
她說,農民種再生稻實在無利可圖,但目前鄉下許多老農,無力種其它雜糧,只能種再生稻,休耕又不符合政府政策,她認為,把補助雜糧的經費拿來補助再生稻種植,再由農會研發不忌賣相的「米穀粉或米穀粒」。
農業處考量效益不鼓勵種植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長林學詩表示,再生稻雖然節省人力物力,但因生長速度不一,收割時有的熟有的不熟,品質落差大,烘稻難度高,糧商只能打折收購,這是農民必須承擔的風險。縣府農業處副處長郭至善表示,農業政策還是希望發揮土地的最高利用價值,政府不鼓勵種植再生稻,農民必須承受收購價較低的風險。
根據農糧署統計,台灣水稻一年兩期耕作面積約二十七萬公頃,第二期作約十一萬公頃,其中再生稻面積約一萬四千公頃。農委會為提升國產米品質,農會從一○三年二期稻作就不再收購再生稻。
-
再生稻收割時,穀粒有黃有綠。(記者顏宏駿攝)
-
這是正常生長的稻穀。(記者顏宏駿攝)
-
農民利用一期稻作收割完後,不用翻田,稻子留頭續生「再生稻」,節省成本。(記者顏宏駿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