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 #南投 #自由時報
2019-06-28賽德克族馬赫坡交戰 南投縣府將重現戰壕、砌石牆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南投縣仁愛鄉「霧社事件.馬赫坡古戰場︱Butuc(一文字高地)暨運材古道」,日前經南投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決議通過登錄為「史蹟」,昨日依法公告,成為「文化資產保存法」於二○一六年修法以來,全台第一處「史蹟」類文化資產。
南投縣文化局指出,「馬赫坡造材所」係當年興建霧社小學日式宿舍及修繕霧社公學校寄宿舍等建築木材的來源,當時負責召集搬運工的日警岡田竹松巡查,原以為以原住民的腳程,一天就可從造材所搬運到霧社。
日警剋扣工資種導火線
雖然族人用麻布包著木材,但直角狀銳利的檜木在搬運時,仍會讓肩膀脫皮流血,且從造材所出發為陡峭的下坡路段,扛著長約十二尺、寬約四寸的檜木柱,又不能損傷建材的情況下,必須小心翼翼地扶著木柱慢慢走,往往需要在半路過夜,導致一天的工資分為兩天發,一天只有二十錢,大家都認為是日警剋扣工資,也是種下霧社事件發生的原因之一。
一九三○年(日治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的霧社事件,當時的戰場遍布六個部落、霧社街區及霧社山區,其中日軍於同年十一月一日對馬赫坡社進行正面攻略,在馬赫坡社東方「西茲西庫」連綿山脊、海拔約一千三百公尺的高地,構築數處掩堡,並於同日下午佔領可俯視抗日族人據點馬赫坡岩窟的突角點︱「一文字高地(賽德克語:Butuc)」。
日方第三中隊在「一文字高地」稜線上,展開包圍與突擊,經過約三小時的激烈交戰,日方戰死十五名、負傷二十一名,損失相當嚴重。
馬赫坡古戰場在二次霧社事件以前,為賽德克族德克達雅群(Tgdaya、霧社群)的傳統領域,事後他們被迫遷村至川中島(今清流部落),現居於此區域的則為都達群(Toda)和德魯固群(Truku)。
南投縣文化局強調,為尊重歷史現場及呈現賽德克族主體性,將馬赫坡古戰場公告為「史蹟」類文化資產,日後會將目前被雜草掩蓋的戰壕及防禦用的砌石牆整理出來,讓古戰場獲得更好、更完整的保護。
<p>圖為《台灣霧社事件誌》收錄的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中)照片。(資料照,記者陳鳳麗翻攝)</p> <p>南投縣「霧社事件.馬赫坡古戰場—Butuc(一文字高地)暨運材古道」公告為史蹟類文化資產,縣府將重整被雜草掩蓋的戰壕,還原歷史現場。(資料照)</p>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