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鄉一對小兄弟遭鞭炮火藥燒傷,臉部等部位二度燒傷,經埔基院長陳恒常細心治療已逐漸復原,不致留下疤跡。(記者佟振國攝)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南投縣一對年僅8歲、6歲的小兄弟,日前好奇將爆竹內的火藥取出點火,火藥瞬間引燃,閃避不及,造成臉、頸及手部多處二度燒傷,小兄弟險些變成「包青天」,緊急送埔里基督教醫院整型外科救治,農曆春節將至,許多小朋友喜歡玩煙火爆竹,院方也提醒家長注意孩童安全,若不慎遭鞭炮炸傷、燒傷,謹記緊急燒燙傷處置原則,儘速就醫。
再過不久就是農曆春節,最吸引小朋友的莫過施放煙火爆竹,但也隱藏燒燙傷危機,仁愛鄉一對8歲、6歲的小兄弟,日前好奇將家中多個鞭炮拆開,取出裡面黑色火藥點火,由於火藥瞬間引燃,閃避不及,雙雙遭燒傷,變成黑臉包公。
家人趕緊帶小朋友到霧社的診所就醫,臉部大面積水泡並破裂脫皮,轉送埔基急診並住院治療,院長陳恒常專精整型外科,與耳鼻喉科、眼科會診。
陳恒常表示,哥哥因為負責點火,距離爆燃點最近,除了手燒傷,傷勢集中在頭、臉、頸部,已達二度燒傷,水泡破掉後大量脫皮,眉毛也被燒掉,經耳鼻喉科、眼科會診無吸入性嗆傷及未傷及眼角膜,專心處理傷口。
第1天傷口紅腫疼痛,並分泌組織液,先以乾淨紗布冷敷,第2天即以親水性佳生物敷料即人工皮,保持乾燥,避免傷口感染,住院3天治療後出院,只要傷口不感染發炎,且近期不直接曝曬太陽,即可復原且不留下疤痕,讓家長鬆了一口氣。
陳恒常表示,寒假、過年期間也是幼童燒燙傷高峰期,煙火爆竹是主因,家長應特別留意孩童安全,若不慎受傷,應謹記「沖脫泡蓋送」燒燙傷處置原則,若起水泡儘量保持完整,儘速送醫,千萬不要亂塗抹藥膏,或是牙膏、醬油物品,以免傷勢惡化。
小兄弟的耳朵、眼睛等重要器官也有燒傷,所幸未損及功能。(記者佟振國攝)
哥哥的手因為點燃火藥,虎口等部位也起了大水泡。(記者佟振國攝)
過年期間常會施放煙火、爆竹,民眾應注意安全,尤其是孩童,避免燒燙傷發生。(記者佟振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