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間 #南投 #自由時報
南投縣名間鄉「弄福農場」廢棄太空包生長出來的「巨大口蘑」野菇,蕈傘比前名間鄉長陳聰鑑的頭還巨大。(記者謝介裕攝)
2019-06-05 07:42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以培育杏鮑菇聞名的南投縣名間鄉「弄福農場」,最近發生一起怪事,堆置在戶外回收場的廢棄太空包,竟然也長出「菇」,而且體型約是冷氣房培育室裡頭杏鮑菇的10倍大,令人嘖嘖稱奇﹗
「弄福農場」負責人即是前名間鄉長陳聰鑑表示,農場員工多半認為,此巨菇既是從杏鮑菇廢棄太空包中生長出來的,哪麼品種也應是「杏鮑菇」,若真是如此,便是他見過最巨大的杏鮑菇,並打趣說,難道真如台灣俚語:「骯髒吃、骯髒肥?」
陳聰鑑說,12年前,因響應政府精緻農業才成立「弄福農場」,並展開杏鮑菇培育工作,因杏鮑菇十分嬌貴,須在全天候的冷氣房培育,溫度多半維持在攝氏15度左右,宛若照顧襁褓中的孩子般,必須隨時留意濕度、空氣對流、送風、氧氣及二氧化碳含量等種種變化,稍有不慎,杏鮑菇便可能夭折,導致前功盡棄。
在如此高成本及環保考量下,用過的太空包,也不隨意丟棄,而是集中在農場1處戶外回收區,再進行細部分類處理,不料,1週前,有1個廢棄太空包竟長出白色的菇,起初也不以為意,沒想到愈長愈大,經過測量,高約60多公分、重達12公斤,連蕈傘也比成人的頭還大,不像杏鮑菇多半如人的手掌般大小,巨大到讓人不得不懷疑是杏鮑菇突變種?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菇蕈研究專家林子超,看過該巨菇影片後,直稱:「誤會大了﹗」,此菇並非杏鮑菇,而是1種名為「巨大口蘑」的野菇。
林子超進一步解釋表示,太空包用過後,裡頭還是具有一定的養分,雖然該農場廢棄的是杏鮑菇太空包,但以目前戶外溫度動輒攝氏30度的高溫環境,杏鮑菇菌絲恐難存活,反觀,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的「巨大口蘑」,本身就是1種土棲腐生大型菇類,擁有強大的生命力,高度有時可達100多公分,極可能其孢子剛好掉落在此廢棄太空包,加上顏色也與杏鮑菇一樣是白色或灰白色,才會讓農場人員誤以為出現突變種。
不過,還好「巨大口蘑」本身無毒,也可食用,不致於影響人體健康,但因纖維較粗,口感不如杏鮑菇如此受人喜愛,也可算是1場「美麗的誤會」。
相關影音
<p>南投縣名間鄉「弄福農場」廢棄太空包生長出來的「巨大口蘑」野菇,幾乎與人的手臂一樣粗壯。(記者謝介裕攝)</p> <p>南投縣名間鄉「弄福農場」廢棄太空包生長出來的「巨大口蘑」野菇,高度約米酒瓶的2倍。(記者謝介裕攝)</p> <p>南投縣名間鄉「弄福農場」廢棄太空包生長出來的「巨大口蘑」野菇,體型是一般杏鮑菇的10倍大。(記者謝介裕攝)</p> <p>南投縣名間鄉「弄福農場」培育的杏鮑菇,生長狀況良好。(記者謝介裕攝)</p> <p>南投縣名間鄉「弄福農場」廢棄太空包生長出來的「巨大口蘑」野菇,身長比3瓶礦泉水加起來還長,令人嘖嘖稱奇。(記者謝介裕攝)</p>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