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台東向來被說成台灣的後山,但在考古學者劉益昌眼中,距今四千到兩千六百年前,台東不僅是台灣的中心,甚至是南島語族的首都。
成大研究所所長走訪杉原美麗灣
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所長劉益昌昨天站在杉原美麗灣的停車場,這裡約海拔五公尺,他說:「四千年前此處是海底」,再指向前方的海岸山脈海拔四十公尺的山坡,說:「那是富山遺址,當時那裡就是海灘,旁邊是聚落」。
接著他帶領一群人上山抵達富山遺址,隨地蹲下來,拾起一把土說:「這是海沙」,表土隨便撥動,就有台灣玉的變質石塊,還有碎陶片。
環視杉原海灣的山坡,劉益昌說:「距今四千到兩千年前,這裡到處都是聚落,多處台灣玉加工場,人們從這裡,帶著台灣玉,向環南海擴散到越南、柬埔寨、菲律賓等地擴散」。
指出南島語族從此形成向外擴散
劉益昌說:「台東的洋流、季風,在史前時代,比台灣任何海岸都適合遠距航海,南島語族就是從這裡形成後向外擴散」。
他說,地質學已證明台東沿海陸地抬升的速度相當快,三千多年來已抬升四十公尺,所以這個高度的山坡遍布遺址,而且殘留台灣玉的加工工具及玉器廢料,當時比現在還熱鬧,可惜的是,目前還沒有找到史前船隻,而且也應該找不到,早就爛了。
劉益昌昨天是應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之邀,到東海岸走訪史前遺址,以探究遺址與海洋的關連,進一步找到兼具保護與開發的途徑。
基金會執行董事劉烱錫說,東海岸有很多遺址,但也同時有很多開發案,兩者僵持,反而停滯不前,所以,當前應先思索這麼多遺址,該何去何從?
-
劉益昌隨手撿起小石塊,說是變質的台灣玉。(記者黃明堂攝)
-
劉益昌昨天帶領多人到海拔40公尺處的富山遺址,站的地方是4千年的沙灘。(記者黃明堂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