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 #金門 #中央廣播電台
交通部觀光局為了推動「2019小鎮漫遊年」,於去年底遴選出「台灣30經典小鎮」,其中之一就是小金門「烈嶼鄉」,獲選的理由則是「彷彿穿梭古今,再現戰地風光」。事實上,烈嶼雖小,但卻因為與大金門的一水之隔,反倒讓烈嶼保存了更多淳樸原始的風貌,也讓人一到此處,就彷彿到了世外桃源。#央廣記者鄭翔云、吳琍君採訪報導#
兩岸烽火 小嶼遭殃
前往烈嶼唯一的方式,迄今仍是從大金的水頭碼頭搭船到小金的九宮碼頭。下船後,迎接旅客的就是屹立在碼頭的地標「風雞」,以及路邊隨處可見的標語,展現戰時的紀律。
碼頭旁的烈嶼遊客中心下方,是戰時連接九宮坑道的「坑道醫院」,據說當時不知多少嬰兒都是在此出生,現在已經成了文史資料館。再往深處走,就是「九宮坑道」,因為光線的關係,有些坑道深不見底,偶爾還可聽見蝙蝠聲;近坑道口,則展示了當時國軍挖掘這種花岡岩坑道的艱辛;坑道口,還殘留了一堵當時做為閘門的石牆。
九宮坑道內一景。(吳琍君攝)
在烈嶼生活了一輩子的退休老師洪清彰,帶著我們來到一處文物館,裡頭陳列著戒嚴時期,島上的種種禁令與管制用品。他說:『(原音)好像說,為了經濟的因素呢,錢幣就很多管制,好像說,在錢幣上面就打「限金門通用」,那像這種錢幣呢,你就沒有辦法拿到台灣去。還有,宵禁的時候,你在島上是不能有任何行動的,所以所有的路口都是管制的,比方說你出門去了,你超過10時可能回不去了,這個時候都要有口令,軍方會問你說,是誰啊?然後你的口令是甚麼?如果你沒辦法答出來,可能當場就開槍。』
九宮坑道內,展示了當時國軍挖掘這種花岡岩坑道的艱辛。(吳琍君攝)
此外,從這個村到另一個村還需通行證;漁民及蚵民下海,也要有漁民證或蚵民證;民間還禁止養羊、養鴿子以及放風箏;收音機、照像機,甚至藍球都列入管制;只剩眼前這個古老的電影放映機放出來的電影,成為當時軍民唯一的享受。
烈嶼鄉文物館陳列著古老的電影放映機,當時放出來的電影成為島上軍民唯一的享受。(吳琍君攝)
烈嶼三堡 讓你看到飽
有趣的是,剛從文物館出來,就遇到軍方演習,戰車上路,也讓我們立刻感受到前線的戰地氛圍。
從文物館出來,適逢軍方演習,戰車上路。(吳琍君攝)
緊接著,驅車前往「將軍堡」,據說八二三砲戰期間,蔣經國先生曾在砲火聲中來到小金,與郝柏村少將在這個碉堡中召開作戰會議。
不過如今只能從殘留的射口與堡中蜿蜒的通道,想像當時的情景。洪清彰說:『(原音)將軍堡像這樣的射口呢,大概有24個,我們目前所看到的射口是控灘的射口,就是控制海灘的。那我們看到上面這個很特別的,有梅花造型的這個一個孔洞、孔洞呢,這個主要就是因為在密閉的空間裡面,如果射擊的時候,它的回音太大,可以震破你的耳膜,那這樣的裝置呢,就是把聲音破碎掉、破壞掉,讓回聲不會那麼大。』
除了將軍堡,還有「勇士堡」及「鐵漢堡」,號稱「烈嶼三堡」,坑道裡上上下下、縱橫相連,遍佈各式各樣的機槍堡、戰防砲、彈藥庫、戰車壕、甚至戰車堡,讓你一路看到飽。
烈嶼三堡,處處是射口。(吳琍君攝)
地雷主題館 感受沙場無情
此外,從勇士堡通往鐵漢堡之間,還有個「地雷主題館」,裡頭設置了「地雷體驗區」,提醒遊客,過去為了防範敵匪來襲,金門海邊曾是佈滿地雷的殘酷沙場,直到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兩岸和平出現曙光,才找來外國排雷大隊執行掃雷。
至於當時到底掃出多少地雷?洪清漳搖搖頭表示,難以估計。他說 :『(原音)當時在排的時候,我曾經去做過記錄,那最高的記錄就是說,同一個海岸裡面,它最少有4、5層不同的各式各樣的雷,包括地雷、人員殺傷雷、還有燃燒彈之類的。然後當時排下來,集中在某一個區域的時候,我曾經看過,那個範圍大概是有將近幾百平方公尺那麼大的地雷的數量有那麼多。』
地雷主題館內展示的掃雷情景。(吳琍君攝)
模擬射擊館 體驗戰爭實境
體驗完地雷,還可就近來到「后麟步槍模擬射擊館」,這是全國第一座民間步槍模擬射擊館,遊客可以換上軍裝,拿著比照真槍外型及重量的戰鬥機槍,體驗由中科院研發的戰爭模擬實境。
后麟步槍模擬射擊館內,躍躍欲試的民眾。(吳琍君攝)
射擊館教官洪水藤指出,由於這項模擬實境系統連軍方也沒有,因此,就連部隊有時也會來此訓練。他說:『(原音)我們這邊用的槍叫做T91戰鬥步槍,就是我們美軍的M16慢慢改進過來的,那更輕更短,射程更遠,命中率更高。那它跟真槍一樣有後座力,所以呢,在射擊的時候,就非常有真實的臨場感。那我們裡面還有一個動態的模擬場景,有「大敵當前」,那裡面就是我們金門著名的景點「北山牌樓」;那也有登陸作戰,叫做「血戰灘頭堡」,就敵人坐船來搶灘的,那你可以感受到戰爭的那個場景跟爆破的威力。』
后麟步槍模擬射擊館內,逼真的戰爭模擬實景。(吳琍君攝)
洪水藤表示,射擊館每天上午8時到晚上9時,共11梯次,每梯次12人,不過孕婦及12歲以下兒童不宜。至於來體驗的遊客,命中率都偏低,只有一名總統府退休射擊教練是百發百中。
戰爭從歷史的灰燼中走出,成為和平年代下,遊客嘗鮮的體驗。但對這些前線的居民而言,沒有人比他們更能體會,如今台灣的自由民主,是犧牲前線多少人的血汗與自由才換得的無價之寶。
報導來源:中央廣播電台【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