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 #金門 #中央廣播電台
來到烈嶼小鎮漫遊,還有一個不容錯過的戰地秘境,就是有「前線中的前線、離島中的離島」之稱的大膽島。大膽島隸屬於烈嶼鄉,不過由於它特殊的戰略地位,軍方直到2014年7月,才將部分防區移交金門縣政府,縣政府則於今年3月正式對外開放觀光,讓大家終於有機會一睹這個英雄島的風采。#央廣記者鄭翔云、吳琍君採訪報導#
海上秘島 不沉戰艦
一大早從小金門的九宮碼頭出發,經過30多分鐘的航程,終於來到傳說中的「大膽島」。隨著島上戍守的官兵敲起鐘聲,提醒船隻即將靠岸,眼前「島孤人不孤、大膽擔大擔」的著名勒石也映入眼簾。
險峻的軍用碼頭兩旁,塊石壘壘,堆疊出難以強渡關山的宏偉氣勢。岩山上還遍佈著不尋常的裝置。隨行解說的導覽員陳成基表示,這是過去為了防禦敵匪來襲,國軍將玻璃瓶打碎後,再用水泥一點一點固著在岩石上,打造而成的「劍山」,只是後來遭到風浪日侵月襲,逐漸剝落。他說:『(原音)他怕說共軍會登陸嘛,所以他會做劍山。那我們看到這個岩石,會看到它非常天然的岩石,這個就是花岡岩。金門主要的地質形成是花崗岩跟花崗片麻岩,它的硬度比大理石硬了3.5倍。所以在國共戰爭的砲彈,其實是打不穿的,所以其實花崗岩在那個年代救了金門人。所以呢,823砲戰短短44天,落下47萬顆砲彈,這麼多的砲彈裡頭,有12萬顆,就是落在大膽島。』
除了劍山,上頭還長滿了瓊麻、仙人掌及九重葛這些充滿荊棘的植物,共同戍衛著戰時矗立在最前線的這座「反攻堡」。
從大膽島上俯瞰軍用碼頭。(吳琍君攝)
卸下征衣 戰魂猶在
小小的大膽島,面積還不到1平方公里,但是軍備森嚴的景象,就連登島的大門兩邊,也雕刻著兩條張牙舞爪的青龍,彷彿天神當關,萬夫莫敵。
大膽島軍備森嚴的景象,就連登島的大門兩邊,也雕刻著兩條張牙舞爪的青龍,彷彿天神當關,萬夫莫敵。(吳琍君攝)
島上隨處書寫的標語,更讓人感受到當時將士用命、視死如歸的決心,包括「獨立作戰、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還有碼頭高處的「親愛精誠」,據說,更早之前,後面其實還接著「同島一命」。
大膽島上隨處可見的標語,讓人感受當時將士用命、視死如歸的決心。(吳琍君攝)
至於「島孤人不孤、大膽擔大擔」,更是國軍在1950年於「大膽島戰役」以寡敵眾,大獲全勝後,隔年時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來此視察,肯定「大膽者,方能負反攻復國之大擔」、親筆題贈,自此成為大膽島重要的精神指標。陳成基說:『(原音)大膽島它的地形呢,像是一個扁擔,所以金門人叫他大擔;後來經國先生來到這個島上面,他講了,「大膽者方可肩國家之大擔」,所以呢,就改稱為「大膽島」。我們講金門是反共的最前線,大膽島它是前線中的前線,它也是離島中的離島。大膽島它距離金門的距離是12.8公里,但是它距離廈門只有4.4公里。所以呢我們在台灣會講,國境之西在馬祖,其實國境之西在哪裡?在大膽島。』
正因為孤懸海外、孤軍奮戰,所以才要用「島孤人不孤、大膽擔大擔」來慰勉這些前線官兵;而標語背後,赫然還寫著「忠心貫日月,奮勇撼山河」,令人為之一震。
「島孤人不孤、大膽擔大擔」的標語背後,赫然寫著「忠心貫日月,奮勇撼山河」,令人為之一震。(吳琍君攝)
碧血黃花 戰地荒煙
歷經大膽島戰役及1958年823無情砲火洗禮的大膽島,據說地下坑道比烈嶼還要複雜,坑道裡處處都是射口、要塞,還有戰車壕、戰車堡,甚至醫院、郵局,但是兩岸對峙70年來,除了少數在此當過兵的人,沒有人知道它到底是何模樣。
封存的大膽醫院一景。(吳琍君攝)
封存的大膽軍郵局。(吳琍君攝)
即使軍方在2014年將部分防區域移交給金門縣政府,縣政府還是花了4年多的時間整理,才終於在今年3月正式開放觀光。不過,還是有許多地方受限於經費及人力,來不及整理,只能暫時封存或荒廢在那裡。
以大膽島戰役攻防最激烈的「小虎山」為例,就慘遭莫蘭蒂颱風強襲,不僅道路中斷,戰時被鮮血染紅的「碧血池」,也只剩荒煙蔓草。
大膽島戰役攻防最激烈的「小虎山」,慘遭莫蘭蒂颱風強襲,道路中斷。(吳琍君攝)
此外,曾經埋骨無數的中央沙灘上,連接南山與北山的「生明路」,短短600公尺長的道路上,除了兩旁的636隻獅子,地上還有當時為了防止匪軍戰車登陸的軌條砦。陳成基說:『(原音)那如果真的共軍打上來,那怎麼辦?所以你看那個路中間有一個洞、一個洞,有沒有看到?那個是可以拿起來的,拿起來以後,就把那個軌條砦有沒有?插下去,它就變成一個反登陸樁,它就不能上來。旁邊放了很多軌條砦,就可以插上去。現在看不到軌條砦,到哪裡去知道嗎?它們都「反攻大陸」了!』
生明路上殘存的軌條砦 。(吳琍君攝)
「反攻大陸」的意思,跟烈嶼海濱看到的軌條砦是同樣的情形:被大陸漁民利用國軍裁減兵力、海巡尚未進駐的空窗期,大舉前來洗劫、拔樁,搬回大陸去賣了!而原本用來行駛我軍戰車的道路,現在也成了電瓶車搭載遊客的觀光大道。
原本用來行駛我軍戰車的生明路,如今已成了電瓶車搭載遊客的觀光大道。(吳琍君攝)
生明路上等著搭載遊客的電瓶車。(吳琍君攝)
報導來源:中央廣播電台【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