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縣警察局今年陸續在花蓮市、吉安鄉部分路口設置道路警示交通錐,避免汽、機車貪圖方便逕行迴轉或搶快左轉,但有縣議員認為交通錐縮減道路利用率,除會影響交通流暢,也恐危及民眾的行車安全,建議全面更改為固定式「防撞桿」;縣警局長李西河表示,將協調路權單位評估裝設,以維持交通秩序及用路人安全。
花蓮歷年平均易肇事路段前3名,分別為花蓮市中山路、吉安鄉中山路及花蓮市中正路,主要原因多半為「路口交叉撞」,未依規定二段式左轉,或是提前搶先左轉及雙黃線大迴轉,其次則是未依規定讓車、未注意車前狀態及保持行車安全距離。
花蓮警方在今年農曆年後,分別在市區、吉安等重大十字路口及曾發生過2起車禍件數以上的路口,各擺放10個移動式交通錐,避免車輛貪圖方便逕行迴轉,或直接穿越雙黃線,盼能降低車禍肇事及交通違規率。
縣議員莊枝財、游美雲、鄭乾龍在縣議會第18屆第7次定期大會警察局工作報告後,針對設置交通錐問題,認為有礙觀瞻且影響行車安全,倘有安全上需要,建議警方能全面更改為「防撞桿」。
鄭乾龍指出,警方為降低交通事故發生,在花蓮市與吉安鄉轄區路口擺放交通錐,但因交通錐體積較大,放置後會縮減道路面積,建議應全面檢視放置路段及位置,並評估是否改為固定式防撞桿,降低對民眾的行車影響。
游美雲則說,吉安鄉居住人口至今已成長到8萬多人,原有道路呈現壅塞現象,不敷現有車輛使用,加上停車問題嚴重,若警方又在各要道設置路口交通錐,明顯縮減原有道路利用率,影響交通流暢更困擾道路兩側的商家營運。
縣警局長李西河表示,花蓮市及吉安鄉轄區路口擺放交通錐,是為遏止路口搶先左轉彎事故發生,導正汽、機車駕駛人行為,才會在易肇事路段的車道中間,先以交通錐代替交通防撞桿矯正用路人搶先左轉彎等違規行為,目前將協調路權單位評估是否將交通錐全面改為裝設防撞桿,以維持交通秩序及用路人安全。
-
花蓮警方在重要路口設置交通錐避免民眾貪圖方便逕行迴轉,但仍有汽、機車駕駛視若無睹明顯違規。(記者王峻祺攝)
-
花蓮縣警察局今年陸續在花蓮市、吉安鄉部分路口設置道路警示交通錐,避免汽、機車貪圖方便逕行迴轉或搶先左轉。(記者王峻祺攝)
-
花蓮部分縣議員認為交通錐縮減道路利用率,除會影響交通流暢,也恐危及民眾的行車安全,建議全面更改為固定式「防撞桿」。(記者王峻祺攝)
-
花蓮警方在市區中正路重要路口設置整排的固定式「防撞桿」,避免汽、機車貪圖方便逕行迴轉、搶快左轉或穿越雙黃線。(記者王峻祺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