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每年十二月份是花蓮縣南勢阿美族傳統捕鳥祭儀時節,有鄉民在吉安鄉楓林步道山頂的樹林間,發現名列「珍貴稀有」的二級保育類猛禽黃嘴角鴞誤中鳥網陷阱,幸被及時救下,而貓頭鷹則在送往花蓮縣動物防疫所安置的半途中飛走。縣府呼籲,捕鳥祭申請的項目以麻雀、鵪鶉、竹雞為主,如有誤捕保育類鳥類應釋放。
縣府農業處保育與林政科長陳敬儒說,民眾所指的楓林步道,鳥網架設若是經過地主同意就可捕捉,被捕獲的貓頭鷹從照片研判,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黃嘴角鴞」,依《野生動物保育法》不得捕捉;傳統祭儀雖開放捕鳥,如捉到保育類應予釋放,但依原住民傳統應不會抓貓頭鷹來吃,縣府農業處關注的是保育類動物的數量,對於捕抓工具沒有統一規範。
吉安鄉公所原住民事務所指出,吉安鄉有向縣府農業處提出捕鳥祭申請,捕鳥的項目不包含保育類鳥類,捕抓工具是繩索或是竹夾,若使用鳥網需地主同意即可。花蓮市公所原住民族行政課長曾雅婷說,花蓮市狩獵祭由各部落提出狩獵時間,部落頭目有共識不可捕抓保育類,至於捕抓工具則是以傳統陷阱為主,不可用鳥網等大量捕抓。
捕鳥祭是南勢阿美族群的三大文化節慶之一,每年二期稻作收割後,部落族人會利用年底農閒時間指導青年製作陷阱,捕捉吃稻穀的害鳥,進行烹煮食用,吃得越多,也代表來年收成越好,花蓮地區不少部落於即日到三十日,在每週六、日舉行為期一個月的狩獵祭儀(捕鳥祭)活動。
-
現在正值花蓮縣南勢阿美族傳統捕鳥祭儀時節,有民眾在吉安鄉楓林步道山頂的樹林間,發現黃嘴角鴞誤中鳥網陷阱。(翻攝臉書花蓮同鄉會)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