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對於社宅平均造價高昂,業者質疑,若再加計土地等其他成本,一戶社宅的真正成本將會更加「高貴」,但又要求月租金要較周邊行情便宜,未來社宅大量出籠後,除對周邊房市產生衝擊外,政府也難同時兼顧公益與自償性。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表示,站在個人立場,贊成透過社宅政策解決弱勢居住問題,但應多運用空屋、閒置資產,或與企業合作,積極推動資產活化,才能有效解決空屋,且不會浪費過多興建成本及納稅人辛苦的血汗錢。
麗盛建設總經理何昭宏指出,台灣正面臨高齡與少子化多重危機,且低度使用住宅(即空屋率)居高不下,加上住宅自有率達八成五;在此條件下,廣建社宅又碰上少子化,很難想像未來社宅政策能達到多少效果,還不如將多數資源集中在空餘屋媒合上,甚至與建商合作,運用優惠貸款幫助購屋。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認為,政府積極推動社宅,可借重民間業者經驗或共同合作,因開發商對於管控營建成本、提高資金運用效率等都有心得,也可讓有限預算做更多事情。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建議,社宅政策應將少子化、高齡化等議題納入規劃,且導入都市防災、智慧住宅的需求,才能達到引導民間跟照顧弱勢的多重目標。
-
社宅平均造價高昂,業者質疑,若再加計土地等其他成本,一戶社宅的真正成本將會更加「高貴」。(資料照)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