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記者鍾泓良、周彥妤/台北報導〕北市府去年啟用文山區興德里營區及景美運動中心滯洪池,讓北市除了士林區社子島及北投洲美地區外,全部都達到一致的每小時七十八.八毫米防洪標準。但面對極端氣候,市長柯文哲前天指出有意將防洪標準拉高到八十八.八毫米。對此,台北市水利處評估,提高防洪標準需拓寬排水箱涵,恐面臨系統整合、私有土地用地取得問題,台北市下水道完成度已到九十七%,而北市地下有很多不同的管線,所以要再拓寬排水箱涵很困難。
市府:箱涵避免用到私地
此外,水利處表示,許多排水箱涵多選擇設置在公有地或公共設施保留地下,雖然依照「下水道法」,排水箱涵僅需給私地主補償金,也就是公告地價的五%,金額比市價徵收低,但仍避免用到私人土地。
工務局長彭振聲去年受訪說,北市防洪目前採「公私協力」,如要求民間建案要基地儲水,不是雨水直接排到側溝。他也提到,日本東京地下防洪系統是在地下四十公尺位置挖掘「地下河川」,把地面水先集中到地下,再抽到河川排出,但耗資龐大,屬於最終手段。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教授陳亮全指出,台北市要面對極端降雨可以考慮排洪系統、都市韌性等不同途徑,他也無從分析優劣,但認為都要謹慎評估,如東京地下排洪系統是花了很長時間與金錢,認為北市單獨要規劃沒那麼簡單,更須中央、地方一起推動。
丁:加強截流滯洪 姚:推動海綿城市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昨天受訪說,台北市防洪做得不夠好,到處都是水泥地、磁磚鋪面,而台北有五大山系、一百一十九條溪溝,應該都要加強截流滯洪。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姚文智昨天說,海綿城市,不應只是口號,「我看台北市海綿城市的推動,道路鋪面目前也只完成○.六%,距離目標仍非常遙遠,這需要全盤考量。」
-
北市府去年啟用文山區興德里營區及景美運動中心滯洪池,讓北市除了士林區社子島及北投洲美外,全部都達到一致的每小時78.8毫米防洪標準,圖為文山區興德里營區滯洪池。(資料照,記者鍾泓良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