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5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花蓮已連續多年沒有強颱侵襲,河川砂石疏濬量也減少。依照水利署第九河川局統計,花蓮境內二大河川花蓮溪、秀姑巒溪水系,疏濬量最高峰是二○一四年的四百八十六萬立方公尺,今年度截至目前疏濬量為九十七萬立方公尺,僅達到年度目標量的一半。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表示,原因主要是花蓮近年較少真正強降雨的颱風侵襲,許多砂源都還留在林務局、水保局範圍的中上游河段。
採售分離 精確掌控開採量
過去河川疏濬採取「採售合一」,採砂石與賣砂石都是同一廠商,加上早期沒有完全管控外運土石數量,導致河砂盜採、超挖嚴重;從九十五年起推動河川砂石「採售分離」,疏濬廠商與售土石的廠商分開,疏濬廠一家、販售土石廠商則分給下游多家廠商派車取貨,車輛逐一過磅,因此河川砂石開採量可精確掌控,從開採數字中可發現有趣數字。
花蓮縣有秀姑巒溪、花蓮溪二大水系,屬於水利署第九河川局轄區。統計從二○一一年到去年為止,總疏濬量一三九四萬立方公尺(花蓮溪九○八萬立方公尺、秀姑巒溪四八六萬立方公尺),除了二○一四年總疏濬量四四七萬立方公尺最高之外,歷年疏濬量都只有二百多萬立方公尺,且逐年「疏濬目標量」下修,今年的疏濬目標下修到一八○萬立方公尺。
九河局表示,河川疏濬以「安全通洪」為主要考量,砂石販售國內市場是附帶提供,河川局的職責並不是「採砂來賣」,因此只要超過量不採砂,以免開採過量導致沖刷加快、地下水位下降,損失地下水資源。
九河局:沒大颱風 河砂帶不下來
九河局表示,花蓮地區河川從二千年桃芝颱風後,就沒有真正雨量大的颱風,水不夠大、河砂帶不下來,砂源仍停留在林務局、水保局範圍的上游、中游河段使得疏濬量減少。
另外,水利署近年發展即時監控管制系統,進出車輛需核對、即時管理,近距離以UAV空拍測量、並委託太空遙測中心提供福衛五號的衛星影像,一旦有異狀就送到河川局進行現勘。水利署九河局科長陳智彥說,未來還將持續引進高科技技術,例如怪手手臂裝置3D影像辨識等,並與檢警調及民間密切合作。
-
水利署在花蓮溪執行河川疏濬,透過空拍機畫面監測疏濬情形。(水利署提供)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