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重陽敬老金近日發放,許多老人家喜孜孜地領取這筆2千元的獎金,面對這筆國家發放的「意外之財」,田中鎮復興社區的居民顯得「淡定」,老人家說,「領獎金是快樂一時,但社區老人照顧做得好,他們可以快樂一整年」。
位於八卦山麓的復興社區,人口不到千人,原本社區發展協會就很活躍,過去跟著政府腳步做社區總體營造,創造社區觀光價值,也做出成績,但近幾年社區人口嚴重老化,社區發展重心放在老人就地安養。
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幸茹說,社區並無集會所,居民陳蘇無償提供約100多坪的土地給社區使用,她在朝陽科大社區規劃師的指導下,寫企劃書向城觀處爭取經費,再以此經費把這裡打造為「長青休閒廣場」。
她說,幾張桌子、一部卡拉ok、一處公共菜園、一間㕑房,這裡就成為社區老人打發時間的地方,當老人家願意來,「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衛生所、醫院不定時來這裡作健康講座,弘道老人基金會免費派老師前來教老人跳舞和畫圖,去年東和國小推動食農教育,學校把學習的地點拉到「長青廣場」,由老人家教小朋友如何種鳳梨、醃漬鳳梨,校方聘請的老師則教老人家和小朋友如何做「鳳梨酵素」,「長青廣場已經變成老人教室」。
吳幸茹表示,現在每週五中午固定開伙,食材由社區居民提供,老人自己煮菜,想吃就自己帶碗筷來,通通不用錢,每到這一天長青廣場又變成「老人食堂」。
89歲的許阿媽說,她活到這把年紀,一聽到要被送到「老人安養中心」就怕得要死,但年輕人都忙著賺錢,老人家有很多無奈,因為深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被送去那裡,也因為有這個「危機意識」,大家合力把「長青廣場」做出來,以後老人家都可以在社區就地安養。
吳幸茹說,她很想把這裡打造為「關懷據點」,但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個工作,需要有一個專職的長照人員在社區做關懷,並對老人的身體狀況和就醫做長期的追蹤。
-
復興社區老人家自己打造「長青廣埸」,平日吃喝玩樂都在這。(記者顏宏駿翻攝)
-
復興社區老人家平日吃喝玩樂都在「長青廣埸」。(記者顏宏駿翻攝)
-
復興社區老人家自己打造「長青廣埸」。(記者顏宏駿翻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