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木賢建築師設計的南市新南國小獲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及國家卓越建設獎。(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校園的每個孩子心中都住著一個小王子,讓他們自在地去探索、相遇和發覺,讓學校成為孩子編織夢想與創造想像力的基地。」建築師劉木賢將近來得獎作品集結出書《學校夢田》,不是硬梆梆的建築介紹,而是注入人文關懷,希望為教育部正推動的全國老舊校舍重建計畫,啟發更多種籽打造夢想王國。
曾拿下7座優良綠建築設計獎、5座國家卓越建設獎等多項獎譽的劉木賢,扭轉他建築師職業生涯的關鍵,就是台灣921大地震這場天災地變,影響他全心投入新校園運動,自此一直以學校設計為主,一路走來,從規劃設計者的角度出發,再回到使用者,甚至觀察、評論者的角度來省思,還能夠再為台灣這塊土地耕耘什麼?
劉木賢說,「母校」如同「母親」一樣影響人的一生記憶,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他自己母親晚年時什麼地方都不想去,只要帶她去老家附近的高雄湖內海埔國小,推著輪椅逛逛校園,就可勾起她許多回憶和話題,又例如南市北區大光國小從鐵路旁的一所眷村小學,隨著都市發展變成繁忙都市角落,老校的空間記憶對附近老榮民有相當療癒作用。
「每一所學校的興建,都承載許多人的需求與夢想。」劉木賢認為,建築師在校園規劃與興建過程中,扮演像樂團指揮家角色,跟校方、家長、社區意見溝通,將他們想法轉化成具體的空間設計,至於能否演奏出一場生動精彩的空間表演,還有賴能溝通的公部門和良好的施工團隊,才不會成走調的變奏曲。
劉木賢表示,隨著少子化、高齡化時代來臨,校園不僅成為提供社區孩童上課及居民運動散步的場域,尤其是偏鄉學校已成為地方生活核心,還有媽媽教室、樂齡學習中心等,但是以前常常糟蹋了這一塊寶地,粗暴地疊起水泥方塊、水泥道路,和種幾棵像電線桿的大王椰子、龍柏、黑板樹,現在學校規劃應納入生態環境,也要考量社區生活層面,這也是他出書目的,希望引發共鳴激盪,讓校園承載更多的可能與希望,大家用最大心力種桃、種李、種春風。
相關影音
-
建築師劉木賢設計的南市新南國小校園景觀。(記者洪瑞琴攝)
-
劉木賢規劃設計校園空間及建築時,企圖讓校園承載更多的可能與希望,大家用最大心力種桃、種李、種春風。(記者洪瑞琴攝)
-
建築師劉木賢出書推廣新校園理念。(記者洪瑞琴攝)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