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明華園總團改編本土文學作家洪醒夫得獎短篇小說的舞台劇《散戲》,去年首演後,原定封箱3年,但應各界期盼而於9月展開2度巡演,總團長陳勝福說,以現在的環境,一齣戲可以做到「做戲的要散,看戲的不散」實在是令人欣慰的事,因此,克服萬難也要把演員找回來,「這心情應該就像當年歌仔戲前輩們堅持理想,所得到的成就感與滿足吧!」
旋轉舞台 虛實交錯的戲中戲
《散戲》是明華園總團為「文化部文學跨界徵選」所作的創新實驗性劇作,陳勝福說,曾有人以為,代表台灣傳統表演藝術品牌的明華園,怎能不演歌仔戲?然誠如《散戲》編導黃致凱說的,「能活下去才能成為傳統」,《散戲》成功挑戰禁忌並受到觀眾力推,證明88歲的明華園總團憑著信心與努力,在時代洪流裡才能長長久久。
《散戲》所搬演的其實也是戲班人生,故事聚焦於5、60年代歌仔戲受到電影、電視衝擊,從內台戲院流落野台的悲歡歷程。為呈現一個戲班台上與台下的生活,必須在舞台上快速轉換場景,因此特別打造了「旋轉舞台」,編導黃致凱表示,舊時代的歌仔戲班演員,吃、喝、穿、睡都在戲台上,舞台就是他們的家和人生,台前、台後只在一線之間,旋轉舞台幫助觀眾看見這條悲喜交集的界線。
傳統戲中戲成為《散戲》重要亮點,如史上最著名負心漢的故事《陳世美與秦香蓮》重複演了3次,看似荒謬的劇情,卻深刻地表達了戲班的困境與無奈;另外如《薛丁山與樊梨花》,與黑玫瑰歌舞團勁歌熱舞「拚場」,一邊是傳統戲班的「三擒三縱」,另一邊則是歌舞團載歌載舞唱著〈愛神的箭〉,最後樊梨花為了討好觀眾,只能穿著戲服唱起流行歌〈梨山癡情花〉力拼,透過旋轉舞台的切割,台上呈現強烈的對比。
藝企合作 產官學拓展藝文人口
在現代劇的舞台上,來自「傳統戲」的孫翠鳳、陳昭婷、陳子豪、高玉珊,「現代劇」的韋以丞、林東緒、蘇澤豪,流行音樂錦雯等堅強的跨界演員陣容,跨越傳統與現代的界線,將《散戲》刻劃入心。此次巡演,包括參與臺東藝術節的場次,已於日前演出,其他行程還有9月23日在桃園展演中心;10月7日在嘉義縣民雄表演藝術中心;10月21日於台南市新營文化中心;11月4、5日在台中市中山堂。
陳勝福表示,多年來,產官學界不斷地討論如何透過「藝企合作」共創雙贏,此次因獲官方協助搭起與在地企業溝通平台,企業贊助直接購買門票、進入校園推出學生優惠券,讓藝文贊助、拓展藝文人口相輔相成,因此,在台東、桃園的票房表現非常亮眼,要特別感謝台東縣長黃健庭及桃園市長鄭文燦的用心。
-
孫翠鳳領軍,在現代劇的舞台上集結傳統戲、現代劇及流行音樂歌手的跨界演員陣容,將《散戲》刻畫入心。(明華園總團/提供)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