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 #台南 #民報
《台灣歷史畫帖》的作者小早川篤四郎,1893年生於日本廣島。年幼時候就隨家人移居台灣,受到留英來台名畫家石川欽一郎的指導,學習水彩畫,後來也成為石川老師發起的「紫瀾會」成員。
小早川篤四郎從小不僅喜歡畫畫,而且也是棒球場上的好手。少年時期就嶄露藝術才華,他的水彩作品不僅在台北中學(現今建國中學)參展,同時也參展東京的「大日本水彩畫」,引發了當時台灣與日本藝壇的關注。因此31歲時在台北博物館舉行油畫個展,還讓台北師範的石川欽一郎老師為他撰文鼓勵。之後他的作品也多次入選日本的帝展,成為一位既活耀又頗有名氣的畫家。
「歷史畫」指的是依據史實考據所描繪出來的畫作,與一般的寫生畫或想像畫截然不同。1935年,小早川篤四郎,雖然享有專業畫家盛名,但仍以嚴謹態度透過訪問歷史學者、圖書館長、小學校長的專業諮詢與考證,完成這系列21幅百號大油畫挑戰,後於1959年心臟病病逝,享年六十六歲。
第一章
掛著反清復明旗幟的鄭成功,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的軍事策略,在1961年趁著月滿潮長之勢,先登陸鹿耳門,緊接著攻下赤崁濱海的普羅民遮城,並展開對熱蘭遮城長達9個月的圍城策略,造成安平地區的荷軍斷水斷糧,不得不於隔年年初派遣三名使節,向鄭成功提出開城求和與休戰的談判。
畫中亮麗陽光下的濱海處,搭起了一座戶外軍事帳篷,右邊是紅髮荷蘭軍官,彎腰表示投降講和的謙卑態度,帳棚下是戰勝者鄭成功將軍接受投降的英姿。這張畫正是描繪了鄭成功把統治台灣38年的荷蘭軍隊驅逐的關鍵場面,讀者或可到現今台南赤崁樓戶外園區觀賞「鄭成功議和雕像」,作為歷史的延伸學習之旅。
第二章
小早川篤四郎〈鄭成功〉油彩畫布 100號
「鄭成功」的稱號,因其被南明隆武帝賜國姓「朱」,並改名為「成功」,因此應為「朱成功」,或稱其為「國姓爺」,在荷治時期諸多史料中均以此為稱。
鄭成功對於父親鄭芝龍在唐王歿後,居然降服仇敵清朝一事,感到可恥。因此憤而舉兵,決心伺機挽回明朝頹勢,並佔領廈門、金門二島。永歷12年(西元1658年)他決意整軍進攻南京,但未能成功,只好退回廈門、金門二島,後他將據點移往台灣,佔領熱蘭遮城,趕走了荷蘭人。
鄭荷雙方在1662年2月1日簽訂正式合約,結束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經營,開啟了明鄭王朝對臺灣21年的統治。
穿著軍服的鄭成功將軍,右手握著腰環,兩眼直視遠方,展現趕走荷蘭軍隊的戰勝者英姿。背後高聳的厚牆拱門,正是熱蘭遮城古堡的入口。拱門下有兩位穿著明式官服的文官,畫中情景正嶄露著鄭成功接收荷蘭城堡後,企圖以台灣作為反清復明基地的雄心與意識。
小早川篤四郎〈清國時代的大南門〉油彩畫布 100號
陽光照著城牆,有一組抬轎隊伍正踏出城門外,人影隨著隊伍在地面緩緩移動,城外也有人員正要進城。城外是農地草原,樹蔭下可見到休息中的農夫與水牛。這是一幅描繪清代台南南門城外的景象,畫中現場接近於今日台南市孔廟前方的古城社區。
臺灣府城大南門又稱為「寧南門」,是臺灣府城九個城門之一。城樓最初建於乾隆元年,為三層樓建築,樓頂採宮殿式,城臺上設有兩座炮台。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清廷同意設立防禦柵門,並於府城文廟前建大南門。最早的南門為木造有樓臺之木柵門,稱為木柵城時期。後以刺竹、綠珊瑚環繞木柵增強防衛,為竹城時期。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改建為三合土城,城門亦改為二層樓。
日治時期,台灣各地城門大多遭拆毀,大南門倖存。原清朝修建之大南門因風災毀損,另於民國66年復原重建,用鋼筋混凝土構造代替原木構城樓,包括有甕城、城座與城樓等,分為內城及外城,清道光28年(1848年),為避免守城軍兵藉機騷擾百姓,官方曾頒立「示禁碑」。碑文上書「農商負販,車牛來往,不許兵役勒索,特示」, 至今仍於城洞內。現今已被列為台南院轄市定三級古蹟,四周已整建為一小型公園,是休閒好去處。
小早川篤四郎〈北荷蘭城〉油彩畫布 100號
1628年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建立聖多明哥城。1642年,荷蘭人北上擊敗西班牙人,聖多明哥城遭到摧毀。1644年,荷蘭人於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重新建造一座聖安東尼奧城(或稱安東尼堡),也就是現今大家熟知的「淡水紅毛城」。
1867年(同治六年)英國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1868年英國將領事館設在紅毛城內,並大肆修改紅毛城從原本的軍事用途轉成領事辦公的公務場所。主堡部分留有防衛功能,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由於早期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關押犯罪的英國犯人。
此畫描繪的是1640年代荷蘭人擊敗西班牙人後,整建的淡水紅毛城村落。畫中河海交會處的洋式古堡,正是荷蘭指揮官的辦公室,遠景隱約可見大屯山脈也已插上三色的荷蘭旗。
左方掛著紅白藍三色荷蘭旗的大洋船,正要進入淡水河,經過驗關後,才能降帆卸貨進行貿易。而右側的中國帆船,也須掛上代表認證的荷蘭旗幟,才能進行國際貿易。
由畫中前景椰子樹林推測,畫家應是多方考據歷史後,採取由淡水對岸八里的立足點角度進行本畫的描繪。
結語:期待當代版《台灣歷史畫帖》的誕生
整體而言,《台灣歷史畫帖》是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所留下來的珍貴圖像資料,從本畫帖中21幅百號油畫的主題分類來看,作者將台灣歷史依時代發展將主題分為原民開發期、荷蘭殖民期、明鄭時期、日本統治時期,內容涵括台灣島嶼的開發和不同時期的史時發展圖像,確實足以引為今人研究台灣歷史的重要圖像文化資料。
然而若從本書第十五幅至第二十幅圖將焦點置放於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史,主題以〈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嘉義城攻擊〉、〈伏見宮貞愛親王從布袋嘴登陸〉、〈乃木將軍與台南市民代表〉、〈台南入城乃木師團的前衛〉及〈憂鬱『伏見宮貞愛親王最後的探病』〉為專案製作的收尾畫作,內容均以1895年日軍征台的歷史為題材,順著日軍前進的腳步,由北至南繪出北白川宮與伏見宮兩位親王,以及乃木希典將軍征討台灣各地,到最後北白川宮逝世於台灣的歷程,不能否認本歷史畫帖的主題內容,免不了帶有日本殖民者的統治觀點。
圖像的歷史比起文字史更能被不同年齡層的讀者觀看理解,由此可知歷史畫是建構國家民族史的重要資產。值得反省的是,台灣在社會民主化之後,以本土政權角色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並未能在歷史轉型正義的政策上深根落實,以至於台灣主體性的教育與文化發展成果不佳。觀看日本人早在70年前就以認同與承接的意識完成《台灣歷史畫帖》的繪製與出版,等待何時?真正出自台灣畫家筆下的《台灣歷史畫帖》,才能誕生與台灣國民見面。
延伸閱讀:【專文】日本畫家筆下的老台灣——台灣歷史畫帖賞析(上)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報導來源:民報【原文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