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 #市 #自由時報
2019-05-05
記者陳怡君/報導
每逢年節喜慶,家家戶戶製作糕粿,你可知道常見帶有吉祥寓意的紅龜粿,表面精巧的龜殼紋路與印痕,都是出自巧手師傅製作的「粿模」所印製。這一個個雕刻精細的木製粿模,更曾是早年農村社會必備的模具之一。
在糕餅模具多已機械化批量生產的時代,由老師傅精雕細琢的木造粿印,已不多見。位於宜蘭的蔡榮興雕刻社,從當地人稱「火土師」的蔡火土,到第2代接班的蔡榮興,父子倆畢生從事木雕工藝,傳承粿印雕刻超過百年。蔡榮興肩負父親留下來的使命,進行木雕粿印工作也已超過一甲子,至今仍堅持手工製作粿印,從繪圖、選木材、打磨刨平到雕刻花紋等工序,均一手完成。
手工雕琢 紋路細緻又可客製化
從國小就跟著父親學雕刻的蔡榮興,今年已70歲,雖然髮已灰白、戴起老花眼鏡,拿起雕刻刀依舊熟練俐落。他最常雕刻的就是紅龜粿的印模,無論是傳統象徵長壽的烏龜,還是鶴、鳳凰、松樹等傳統糕餅上的吉祥圖騰,他做了大半輩子的木雕工藝,甚至熟到不用畫底稿、草圖,就可以動手在木頭上雕出龜殼花紋和這些圖案。從小至鑰匙圈大小的迷你紅龜粿印,到大至比成人身高還高的巨大粿印,蔡榮興透過工作室裡各種尺寸的雕刻刀,一筆一劃由印模的外側刻到內圈,逐步雕刻出輪廓、深淺,做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粿印。
蔡榮興得意地說,傳統木雕粿印和機械化印模最大的不同,就是手工製作的木印耐用、耐高溫,花紋精細又可客製化;加上木材挑選能耐高溫、不怕腐蝕、木質結實的樟木,還有抵擋冷縮熱脹的特性,因此一個好的手工粿印用上數10年不是問題。
連結生活 沒落模具成文創新品
個性豪爽健談的蔡榮興,談到糕餅模具市場今昔的差異,也不免無奈,他說:「家人也曾擔心叨念過,木雕工作再做下去是不是要做乞丐?」過去宜蘭糕餅業興盛,加上寺廟慶典、祭拜、做壽等活動都需要用到大量糕餅,這時餅鋪若要製作大餅、紅龜粿,粿印和糕餅模就是必需品。反觀今日,連鎖糕餅業多改採用機械化製造的模具、或由自家工廠加工生產,手工雕刻的粿印幾乎已沒落。
蔡榮興小小的木雕工作室裡,堆滿他的得意之作,從粿印、手工糕餅印、今日少見的「糖龜」(宜蘭地區祭拜神明的供品,使用糖水灌入烏龜狀模型冷卻後製成),到思念父親的復刻之作「八角眠床」,以及蔡榮興自行開發的木雕智慧型手機殼、姓氏紅龜粿吊飾等,他希望守護家傳木雕工藝的同時,也能把木雕跟生活結合,讓其繼續發光發熱。
蔡榮興雕刻社
0922-667-656。宜蘭縣宜蘭市東後街94號。週一~六07:00~11:00、13:00~17:00,週日休
蔡榮興/70歲。師承父親──宜蘭知名木雕師蔡火土,從小學習雕刻粿印、糕餅印,以及各類木材雕刻,並曾為在地社區雕刻「木雕地圖」以及「木雕壁畫」。做為傳統木雕工藝師的2代傳承人,蔡榮興在接班後更開發各式文創商品,讓木雕技藝得以繼續流傳。(記者沈昱嘉/攝影)
製作紅龜粿印的工序複雜,尤其龜殼的紋路與深淺有其層次,必須先精細繪圖再雕刻。(記者沈昱嘉/攝影)
蔡榮興利用各種尺寸的雕刻刀,由外往內依序雕出精細的紅龜粿印。(記者沈昱嘉/攝影)
粿印鑰匙圈(記者沈昱嘉/攝影)
雕刻手機殼(記者沈昱嘉/攝影)
報導來源:自由時報【原文網址】